中醫常識

?流注的偏方

流注是以發生在肌肉深部的轉移性、多發性膿腫為表現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紗》科真詮》云:“流注發無定處,漫腫不紅,連接三四處。”其特點是漫腫疼痛,皮色正常,好發于四肢、軀干肌肉豐厚之深處,并有此處未愈他處又起的特點。相當于西醫的膿血癥、肌肉深部膿腫。本病因發病原因及病情不同,而有許多病名,如發于夏秋之間的稱暑濕流注;由于疔、癤后引起的,稱余毒流注;產后惡露停滯或跌撲損傷而引起的,稱瘀血流注;僅發于髂窩部的,稱髂窩流注。如果能在飲食中加入一些營養的食物,或者使用一些簡單的偏方,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偏方1

黃連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湯加減。膿成時,加當歸、皂角刺、穿山甲活血排膿托毒;神昏譫語者,加服安宮牛黃丸1粒化服,或紫雪散3g,分2次服。

偏方2

五神湯加藿香,鮮佩蘭、六一散,醒消丸3g分2次吞服。熱重,加金銀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膿成者,加當歸、炙山甲、皂角刺托毒排膿。

偏方3

四妙湯加白芍、白術、白芷等。

本病屬于細菌感染所致,故應積極治療原發性感染病灶,合理使用抗生素;對長時間的靜脈置管和尿路置管等應加強局部皮膚的清潔和消毒。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和抗癌藥物的病人機體抗病力低,在加強營養,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應做好保護性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