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擬缺香茶菜的功效與作用

擬缺香茶菜是一種中藥材, 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上可以涉及很多個方面, 所以在對擬缺香茶菜選擇之前, 一定要對它進行很好瞭解,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下。

【別名】 野紫蘇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擬缺香茶菜的全草。

【原形態】 擬缺梨茶菜, 多年生草本, 高0.5-1.5cm。 根莖橫手, 木質, 有鬚根。 莖直立, 四棱形, 具四槽, 上部分枝, 被短柔毛。 葉對生;葉柄長1-5cm, 上部具寬翅;葉片寬卵圓形或卵形或圓卵形, 長2.5-7cm, 芝12-5.5cm, 先端銳尖尾尖, 基部寬楔形或平截, 驟然漸狹下延, 上面暗綠色, 下面淡綠色, 僅沿脈上疏被短柔毛邊緣具不整齊的鋸齒狀牙齒;側脈約3對。

總狀圓錐花序頂生或於上部莖葉腋生, 由3-5花的聚花序組成;苞葉葉狀, 向上漸變小, 苞片及小苞片線形;花萼花時鐘形, 外被短柔毛, 萼齒5, 上唇3齒, 下唇2齒, 具刺尖, 果時花萼明顯增大;花冠白、淡紅、淡紫至紫藍色, 長約1cm, 外疏被短柔毛及腺點, 冠簷二唇形, 上唇外反, 下唇近圓形, 內凹;雄蕊4, 內藏, 花絲中部以下具髯毛;花柱先端2淺裂, 花盤環狀。 小堅果近球形, 褐色, 無毛。 花期7-9月, 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700-3000m的草坡、路邊、溝邊、荒地、疏林下。

【性味】 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 祛風活血;解毒消腫。 主感冒頭痛;風濕痹痛;跌打瘀腫;骨折;外傷出血;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3-9g。 外用:適量, 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通過對擬缺香茶菜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

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 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 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 既然大家知道了擬缺香茶菜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 那麼可以嘗試一下, 檢驗一下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