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薄葉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你知道薄葉黃芩嗎, 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 對於一些疾病非常有幫助。 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薄葉黃芩的根。

【原形態】 薄葉黃芩, 多年生草本, 高約35cm。 莖直立, 四棱形, 具溝沿棱上被貼生很短的小柔 毛。 葉對生;葉柄極短;葉片較薄, 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 長1.7-3.3cm, 寬3-6mm, 先端鈍, 其部不明顯淺心形或近截形, 上面無毛或散佈微糙毛, 下面僅在脈上及葉緣被貼生很短的小柔毛, 餘部有分散細粒狀腺體。 花單生於莖中部以上的葉腋內, 偏向一側;花萼花時長約4mm, 外面密被短柔行, 盾片很小,

果時花萼長約6mm;花冠紫色, 外被短柔毛, 冠筒基部寬約1.5mm, 至喉部達8mm, 冠簷二唇形, 上唇灰狀, 先端微缺, 下唇中裂片近扁圓形;雄蕊4, 均內藏;花柱細長, 扁平, 花盤環狀, 子房4裂, 裂片等大。 小堅果黃褐色, 卵球形, 具瘤狀突起, 腹面基部具果臍。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散生於河岩或莎草沼澤草甸上。

【化學成份】 薄葉黃芩根及全草含七種黃芩甙;薄葉黃芩甙(ikonnikoside)Ⅰ, 高山黃芩甙(scutellarin), 黃芩甙(baicalin), 去甲漢黃芩素-7-O-葡萄糖醛酸甙(norwogonion-7-O-glucuronide), 去甲漢黃芩素-8-O-葡萄糖醛酸甙(norwogonin-8-O-glucuronide), 白楊素-7-O-葡萄糖醛酸基黃酮(5,2-dihydroxy-7-O-glucuronylflavone)。

【性味】 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 主牙齦腫痛;癰瘡產癤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9-15g。

【摘錄】 《中華本草》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於薄葉黃芩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瞭解, 如果身體出現了什麼不適的症狀,

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理, 中醫治病的歷史久遠, 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