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掌握五大秘訣 調養精神調節飲食
春季如何養生?進入春季, 萬物復蘇, 春季養生應遵循養陽防風的原則。 春季, 人體陽氣順應自然, 向上向外疏發, 因此要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 凡有損陽氣的情況都應避免。 下面我們看看春季該如何養生。
一、調養精神:春天陽光明媚, 風和日麗, 精神調攝應做到疏泄條達, 心胸開闊, 情緒樂觀, 戒鬱怒以養性, 假日去踏青問柳, 游山戲水, 陶冶性情, 會使氣血調暢, 精神旺盛。
二、調節飲食:春天新陳代謝旺盛, 飲食宜甘而溫, 富含營養, 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 忌過於酸澀, 宜清淡可口, 忌油膩生冷, 尤不宜多進大辛大熱之品, 如參、茸、附子、烈酒等, 以免助熱生火。 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特別是各種黃綠色蔬菜, 如瘦肉、豆製品、蛋類、胡蘿蔔、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 此外, 還應注意不可過早貪吃冷飲等食品, 以免傷胃損陽。
三、保健防病:春天溫暖多風, 最適於細菌。 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傳播, 易發生流感、肺炎、支氣管炎、流腦、猩紅熱、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 所以一定要講衛生, 勤洗曬衣被, 除蟲害, 開窗通風, 提高防禦能力, 流行時少去公共場所, 避免傳染;春天又是氣候交替的過度季節, 著不重視保健, 或過食辛熱助火之品, 再被時令之邪引發, 一些舊病宿疾即易復發, 如偏頭痛、慢性咽炎、過敏性哮喘、高血壓、心肌梗塞、精神病等, 應特別注意從衣食住行各方面調攝預防。
四、運動鍛煉: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天是體質投資最佳季節。 春天空氣清新, 這種環境最有利於吐故納新, 充養臟腑。 春天多鍛煉, 會增強兔疫力與抗病能力, 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種疾病, 且令人思維敏捷, 不易疲勞, 人們可根據自己年齡與體質狀況選擇戶外活動, 如太極拳, 慢跑、放風箏、春遊踏青等。
五、禦寒:春天宜晚睡早起, 到室外多活動, 舒展形體, 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 春天要特別注意禦寒, 養陽斂陰。 根據初春天氣乍寒乍暖一日三變的特點,
春節養生的注意事項
一、飲食要營養平衡。 從飲食科學的觀點來看,
二、春季飲食養肝為先。 按中醫觀點, 春季養陽重在養肝。 在五行學說中, 肝屬木, 與春相應, 主升發, 在春季萌發、生長。 因此, 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更應注意在春季養陽。 且春季是細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 肝臟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 負擔最重, 而且由於人們肝氣升發, 也會引起舊病復發, 如春季肝火上升, 會使虛弱的肺陰更虛, 故肺結核病會乘虛而入。 中醫認為, 春在人體主肝, 而肝氣自然旺於春季。 如果春季養生不當, 便易傷肝氣。 為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 保持人體健康, 在飲食調理上應當注意養肝為先。
三、飲食要養陽。 陽, 是指人體陽氣, 中醫認為“陽氣者, 衛外而為”, 即指陽氣對人體起著保衛作用, 可使人體堅固, 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氣的侵襲。 春天在飲食方面, 要遵照《黃帝內經》裡提出的“春夏補陽”的原則, 宜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 以使人體陽氣充實, 增強人體抵抗力, 抵禦風邪為主的邪氣對人體的侵襲。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亦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 雜和而食”。 另一方面, 由於腎陽為人體陽氣之根, 故在飲食上養陽, 還應包括溫養腎陽之意。 春天時人體陽氣充實於體表, 而體內陽氣都顯得不足, 因此在飲食上應多吃點培補腎陽的東西。 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較少食用外, 蔥、蒜、韭等都是養陽的佳品。
四、多食甜,少食酸。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脾胃之氣。我國醫學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人可延年益壽。但春為肝氣當令,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醫又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鹹味入腎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會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能傷害脾胃之氣。有鑑於此,在春季人們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氣過於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一點,如大棗、山藥、鍋巴等。
五、飲食要清淡。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飲食宜溫熱,忌生冷。在動物食品上,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為油膩的食物食後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胃寒的人可以經常吃點薑,以驅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點生薑蜂蜜水,以潤燥鎮喘;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溫大熱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傷身。
四、多食甜,少食酸。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脾胃之氣。我國醫學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人可延年益壽。但春為肝氣當令,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醫又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鹹味入腎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會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能傷害脾胃之氣。有鑑於此,在春季人們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氣過於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一點,如大棗、山藥、鍋巴等。
五、飲食要清淡。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飲食宜溫熱,忌生冷。在動物食品上,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為油膩的食物食後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胃寒的人可以經常吃點薑,以驅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點生薑蜂蜜水,以潤燥鎮喘;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溫大熱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