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為什麼艾灸越灸越怕冷

在生活當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 大家也會迎來四季的變遷, 可是每個人對於四季變化的感受都會有所不同, 比如說有的人喜愛夏天、有些人卻更喜愛冬天、當然春天和秋天確是更受到人們的喜愛, 這是因為這兩季的的氣候更加的宜人, 而一般對於冬天不感冒的朋友多半是畏寒的, 就算是穿再多也是一樣, 這就是體內寒邪重的體現, 只是用艾炙治療一段後越發嚴重, 下面就來說說這是為什麼吧?

體內寒邪重的人, 在艾灸一段時間後, 會感覺體表非常冷, 穿多厚的衣服還是感覺冷。 不要以為這樣不好, 臟腑寒邪較重的病人, 如四肢痿痹不用等病, 灸後可能會出現非常明顯的渾身怕冷, 覺得病似加重, 且有冷氣從身體裡面向外透出的感覺。 這是體內陽氣漸充, 祛除陰邪於外的表現。 逐漸艾灸的時候, 才會體會到慢慢熱起來。

當然這種表現人與人不同,

有的人排幾天就感覺漸熱, 而有的人寒重, 會很久才感覺漸熱, 在此提醒您有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遇到這樣的情況, 一定不要氣餒, 堅持艾灸下來, 就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艾灸會激發人體陽氣, 陽氣被激發後, 人體會進行自我調節, 寒氣會由皮膚排出體外。 皮膚排寒時, 渾身冒冷汗, 應及時用幹毛巾擦乾, 避免受風, 切勿用冷水沖洗。

常見婦女坐月子期間所患的風寒痹症, 經治療後, 常常出現四肢末梢或者關節向外冒涼氣的感覺, 此時可以加強灸冒涼氣的關節部位。

客於督脈以及太陽經的寒氣, 可能通過打噴嚏排出。 在此提醒您如果印堂受了風寒邪氣, 可能通過流涕排出。 還有的灸友可能會出現日夜不停的咳嗽。 這些都極像了感冒。

可見, 排寒的方式, 因人而異, 有時腸胃的寒氣會通過腹瀉的方式排出。

為了加快排除寒氣的過程, 有兩個穴位常被取用, 一個是神闕, 一個是大椎。

位於肚臍的神闕穴有絡脈直通腸胃, 艾灸肚臍能夠培補正氣, 更有效的除去腸胃內過多的寒氣。

大椎穴是諸陽之會, 灸之有通陽解表、疏風散寒等功效。

除此之外, 在排寒期間可以結合艾葉、生薑煮水泡腳, 增強血液迴圈。 當然, 還有一點很重要, 一定要注意保暖, 切勿吹冷風用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