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最特效的去濕中藥配方有哪些

濕氣比較重這是許多人都會出現有的一種情況, 當出現有這種情況時對于人體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會給人體帶來有許多不良的影響比如渾身發熱、頭暈眼花、后背以及四肢長痘痘和小便不利等等。 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人們能及時采取措施來調理一下, 通過中藥來調理是很常見的一種, 那么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最特效的去濕中藥配方?

去濕氣的中藥:藥方一

清熱祛濕粥

【原料】赤小豆30克, 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 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 赤茯苓15克。

【制作】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凈水煎至2碗, 去渣取汁, 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

【用法】 溫熱服食。

【療效】清熱祛濕。 適用于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 胃滯不適, 腹脹脘悶等癥。

【注意事項】 大便干結者不宜用。

去濕氣的中藥:藥方二

消暑健脾祛濕湯

【成份】

蜜棗、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陳皮。

【功能】

清熱解暑、鞏固排泄及消化系統功能。

【服用方法】

(2-4人份量) 將瘦肉6兩飛水后與各湯料及六湯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內。 煲約兩小時, 加適量鹽調味。

飲食療法:

1、綠豆百合米仁粥

原料:綠豆30克, 鮮百合30克, 米仁50克, 粳米100克, 冰糖80克。

制法:

(1)將米仁、綠豆、粳米漂洗,

浸泡20分鐘;百合洗凈切小;

(2)在開水鍋中放入綠豆和米仁, 燒開數分鐘后改用小火煮至開花;加入粳米和百合, 煮成粥后放人冰糖即成。

2、夏令健脾通便祛濕的典型食療粥方。

去濕氣的中藥:藥方加減表

注意:懷孕中的孕婦要是自我感覺沒有很重的濕邪最好慎用或忌用薏米,

但可用紅豆, 我們可以給薏米紅豆湯做一個減法, 減去薏米, 再根據上面的思路做加法, 可以適量加些大棗百合枸杞等其它的品類。 同樣能做成既能去濕, 又有其他效果的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