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的癥狀

【肝郁氣滯型】 【脾胃虛寒型】 【脾虛血瘀型】 【寒熱錯雜型】

消化性潰瘍是指僅見于胃腸道與胃液接觸部位的慢性潰瘍, 由于其發生的部位主要在胃和十二指腸, 故又稱為“胃與十二指腸潰瘍”。 臨床上以青壯年的發病率較高, 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多見。 消化性潰瘍的發生與強烈的精神刺激、飲食不節、氣候變化等因素反復作用有關。 其臨床特征是慢性反復發作的有規律的上腹部疼痛, 一般胃潰瘍有飽食則痛的特點, 十二指腸潰瘍多為饑餓痛。 此外還伴有噯氣, 反酸, 或惡心嘔吐等癥狀。

消化性潰瘍屬中醫“胃脘痛”、“胃痛”、“吐酸”、“嘈雜”、“心痛”等病證的范疇。

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或是素體脾胃虛弱, 過食生冷, 或勞倦內傷, 饑飽無常, 損傷脾胃;或因憂思惱怒, 情志不遂, 肝氣橫逆, 傷及脾胃, 致脾胃功能失調。 雖病在脾胃, 但關系于肝, 涉及于腎, 其基本病理是胃氣不和, 氣機郁滯。 根據臨床癥狀可分為肝郁氣滯、脾胃虛寒、脾虛血瘀、寒熱錯雜等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