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多事之秋”怎麼養生

秋天, 從立秋開始, 歷經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 其中的秋分為季節氣候的轉變環節。 《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秋三月, 此為容平, 天氣以急, 地氣以明。 ”

時至秋令, 碧空如洗, 地氣清肅, 金風送爽, 萬物成熟, 正是收穫的季節。 秋季的氣候是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 立秋至處暑, 秋陽肆虐, 溫度較高, 加之時有陰雨綿綿, 濕氣較重, 天氣以濕熱並重為特點, 故有“秋老虎”之說。

“白露”過後, 雨水漸少, 天氣乾燥, 晝熱夜涼, 氣候寒熱多變, 稍有不慎, 容易傷風感冒, 許多舊病也易復發, 被稱為“多事之秋”。

由於人體的生理活動與自然環境變化相適應,

體內陰陽雙方也隨之發生改變。 因此, 秋季養生在對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導引等方面進行調攝時, 應注重一個“和”字。

調和情志 遠離悲秋

進入秋天之後, 從“天人相應”來看, 肺屬金, 與秋氣相應, 肺主氣司呼吸, 在志為憂。 肺氣虛者對秋天氣候的變化敏感, 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風冷雨, 花木凋零, 萬物蕭條的深秋景況, 常在心中引起悲秋、淒涼、垂暮之感, 易產生抑鬱情緒。

宋代養生家陳直說過:“秋時淒風慘雨, 老人多動傷感, 若顏色不樂, 便須多方誘說, 使役其心神, 則忘其秋思。 ”可見, 秋季注重調攝精神為養生之要務。 正像《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的:“使志安寧, 以緩秋刑。 收斂神氣, 使秋氣平。

無外其志, 使肺氣清。 此秋氣之應, 養收之道也”。

因此, 對中老年人來說, 應有“心無其心, 百病不生”健心哲理, 養成不以物喜, 不為己悲, 樂觀開朗, 寬容豁達, 淡泊寧靜的性格, 收神斂氣, 保持內心寧靜, 可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精神的影響, 方可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 所以, 中老年人要結伴去野外山鄉, 登高遠眺, 飽覽大自然秋花爛漫、紅葉勝火等勝景, 一切憂鬱、惆悵頓然若失, 愉悅和諧的情緒煥發出青春般的活力。

秋凍有節 和用強身

我國自古以來流傳的“春捂秋凍, 不生雜病”的諺語, 符合秋天“薄衣禦寒”的養生之道。 但對“秋凍”要有正確的理解, 科學領悟其中真髓。

自“立秋”節氣以後, 氣溫日趨下降, 晝夜溫差逐漸增大, 寒露過後, 北方冷空氣會不斷入侵,

出現“一場秋雨一場寒”。 從

防病保健的角度出發, 循序漸進地練習“秋凍”, 加強禦寒鍛煉, 可增強心肺功能, 提高機體適應自然氣候變化的抗寒能力, 有利於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如果到了深秋時節, 遇天氣驟變, 氣溫明顯下降, 陰雨霏霏, 仍是薄衣單褲, 極易受到寒冷的刺激, 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 引發感冒等病, 特別是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病的中老年人, 若不注意天

氣變化, 防寒保暖, 一旦受涼感冒, 極易導致舊病復發。

寒冷刺激可致體表血管彈性降低, 周圍阻力增加, 使交感神經興奮, 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而引起小動脈收縮、血壓升高, 易發生腦血管破裂出血。

寒冷刺激還能使血液纖維蛋白濃度上升, 血液黏稠度增加, 導致血栓形成, 危及生命和健康。

因此, 要順應秋天的氣候變化, 適時地增減衣服, 做到“秋凍”有節, 與氣候變化相和諧, 方為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