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為什麼要做腸鏡檢查?

近幾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腸癌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 大腸癌如果能在早期發現, 並且接受正規專業的治療, 大多數人都是可以治癒的。 大家都知道大腸癌早期一般身體是沒有什麼症狀的, 我們如何才能早發現大腸癌, 這就需要通過腸鏡檢查, 做腸鏡檢查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及早的發現胃腸疾病。

腸鏡作為一個醫院常用的檢查, 看著痛苦, 但並不是人人都需要做。 只有符合以下情況的, 才要考慮做腸鏡。 1. 出現不明原因的便血和粘液者。 2. 不明原因的長期腹痛、腹瀉。 3. 確診胃炎、腸炎, 經服藥後, 久治不愈甚至持續加重者。 4. 年齡超過60歲, 且經常出現腹痛、便秘症狀者。 5.不明原因的消瘦者。

6. 不明原因的食欲減退。 7. 有腸癌家族史的患者, 伴隨長期腹部不適。 8. 大便不正常, 變細或變形。 9. 長期每天排便超過兩次者。 10.大腸癌或大腸息肉術後的複查。 腸鏡雖然有一定的痛苦, 但它的好處卻是極大的。 不僅便於早期發現大腸癌, 在腸鏡下還可以對腫物進行切除, 免去開刀做手術的痛苦。 所以, 我們不需要對它太過排斥, 需要做的時候, 放鬆身心即可。

腸鏡檢查後注意事項

腸鏡檢查一般患者會感到腹脹, 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腹部隱痛的情況。 如果只是感到腹脹, 建議進行適量的活動, 這樣可減輕症狀。 若不能活動的患者, 建議行腹部順時針環形按摩, 以促進脹氣的排出。 必要時遵醫囑行肛管排氣。 若腹痛劇烈, 應立即彙報醫生。

取活檢或息肉電切除術後請您絕對臥床休息,

三天內勿劇烈運動, 不做鋇灌腸檢查。 兩周內避免重體力活動。 息肉電切除術後, 一般須住院並禁食1-2天, 給予靜脈輸液。 至無排血便, 情況滿意時便可以出院。

如無特殊, 行腸鏡後便可取普食或根據醫囑進食。

若出現持續性腹痛, 或大便帶出血量多等情況, 應及時告訴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