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春季養生保健小訣竅 陰陽平衡平抑肝火

春季養生小常識有哪些?又到一年春季養生時, 進入春季, 氣候、氣溫, 濕度等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這個時候我們養生也要順應時節, 做出調整, 那麼我們在春季該如何健康養生呢?下面我們就來搶佔春機, 談談春季養生等事宜。

養生訣竅:陰陽平衡

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 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 激素水準處於相對高峰期, 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 此時請多選擇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 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美食請儘量拒絕,

訣竅就是在烹調中玩點平衡的小魔術, 比如烹飪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 佐以蔥、薑、酒、醋類溫性調料, 把寒涼的食物轉變成溫性。 因為偏寒涼的美食食後有損脾胃, 易引起脘腹不適;再比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時, 搭配一些蛋類滋陰之品, 如此就能達到陰陽互補。

春天, 我們的身體就像樹一樣, 把營養從內部向外調動, 當氣血從內向外走時, 此時發揮主要功能的是肝。 有些人一到春天就會失眠, 這就是因為春天的時候氣血從內臟向外走, 人的陽氣白天行於外, 晚上歸於內, 也就是歸於肝。 當我們進入夢鄉時, 體內的陽氣也收斂回去, 如果肝血充盈, 陰陽調和就能入睡。 如果氣血不足, 陽氣難以歸位, 就會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早春第一補, 重在補肝

此時, 無論是她還是他, 都需要服點烏雞白鳳丸。 別擔心, 婦科聖藥男人照樣吃, 烏雞白鳳丸的功能主要是補氣血, 女人以血為主, 所以需要經常服用烏雞白鳳丸進行調理, 而男人春天的時候也容易肝陰不足,

出現疲勞、乏力的狀況, 此時服用烏雞白鳳丸可以補肝。

健身也是春季護肝的首選。 中醫講五行(金、木、水、火、土), 春季屬於五行中的木, 而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 對應五行, 肝也屬木, 肝臟與木的物性是一致的。 因此, 最聰明的春季健身方式是多與大自然接觸, 迎接春季暖暖的陽光, 這樣對改善肝臟功能及全身心健康都有幫助。 過去的世外高人練功都會挑選桃源仙境, 健身挑選的室外場所也不能含糊。 春天的陽氣在樹林、江河、湖邊的空氣裡尤其旺盛。

養生訣竅:平抑肝火

清明前後正是肝陽生髮最旺的時候, “肝火大”不只是情緒難以控制, 更會導致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睛乾澀、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症狀。 此時, 除了拒絕香辣美食的誘惑, 還需要一些食療來滅火。

來道清爽的下火菜

所謂藥調不如食療, 真正的好藥就在我們的菜籃子裡, 就在我們天天吃的飯碗裡。 苦菊、莧菜正是大自然派來的春日“消防員”。 苦菊就是蒲公英的幼苗, 能清熱祛肝火,

有抗菌、解熱、消炎、明目等作用。 嫩綠的, 微苦, 很爽口, 洗淨後拌拌就能吃。 莧菜清熱利濕, 能祛心肺的熱火。 兩樣蔬菜強強聯合, 不但能清熱解毒、通利大便, 還能清除腸胃的火氣。 最受姐妹們歡迎的是, 這道爽口涼菜還能排毒養顏、瘦身纖體。

春日健身有境界

春天是身體積蓄能量的時節, 此時健身就像跑步的起跑階段, 不要過於激烈, 要留有餘地, 舒展從容地為以後的衝刺做好準備。

健身時, 我們總覺得大汗淋漓才痛快, 運動效果也更好, 其實不然。 在氣溫適宜的情況下, 出汗絕對有很好的鍛煉效果。 但是, 春季的氣溫與夏季相比還是較涼, 出汗過多容易讓毛孔擴張, 涼濕之氣乘機侵入體內, 容易使身體受風寒而著涼感冒, 從而誘發呼吸道疾病。

中醫認為, 汗與心、血有莫大的干係, 一定量內的流汗有排毒作用, 但如果汗液排泄過多, 則會帶走體內一些珍貴的微量元素, 耗人心血, 損人陽氣。

因此, 春季鍛煉不宜出汗過多, 微微出汗就差不多了, 鍛煉結束時還要立即擦乾汗液, 以防著涼,讓身體處於舒適的狀態中。俗話說的“春捂秋凍”就是這個道理。

以防著涼,讓身體處於舒適的狀態中。俗話說的“春捂秋凍”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