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感冒發燒不要輕易打吊針 口服藥物是最佳方式

近日, 國家發改委統計顯示我國每年人均打吊瓶8瓶, 遠高於國際2.5~3.3瓶的水準, 危害著人們的健康保健。 記者昨日走訪了西安市市內多家醫院發現, 在市民心中, 生病打吊瓶已成共識, 注射針大有"退居二線"的趨勢。

患者

9成人選擇打吊瓶

昨日早上9點, 西安市兒童醫院的輸液室內人滿為患, 人聲嘈雜, 而注射室卻冷冷清清。 一位元姓代的家長向記者反映, 自己的孩子今年5歲, 幾乎每年入冬後都會發燒好幾次, 而他大都要求給孩子進行輸液治療。 "吃藥好得慢, 肌肉針孩子受罪, 我覺得打吊針治發燒又快又好。

"這位家長說。 記者在醫院輸液室大廳的電子屏上看到, 輸液的人已經排到了379號。 據瞭解, 發燒的患者選擇輸液治療的占90%。

記者在交大二附院、鐵一局醫院等採訪, 發現患者生病後比較依賴靜脈注射, 其中不少患者是主動向醫生要求打吊瓶, "吃藥好得太慢, 而且工作起來一忙就想不起來吃, 掛完兩瓶吊瓶我就可以直接上班工作了。 "記者在西安市紅會醫院採訪時, 一名發燒拉肚子的患者陳先生說道, 他總感覺生病打吊瓶好得快, 打了第一次之後便習慣了打吊針, 一感冒首先想到的就是打吊針。

醫生

應據病情決定是否輸液

交大二附院呼吸內科副教授劉昀表示, 患了感冒、發燒, 成年人應該主動扛一扛, 以增加自身免疫力。

若是兒童感冒發燒則可在醫生囑咐下進行治療。 由於很多患者通過輸液來退燒, 輸液要使用抗生素, 長期積累對身體有很大危害。 劉昀教授認為應該根據患者病情再決定是否打吊針或服藥。

專家

別讓抗生素成為健康威脅

交大一附院醫學顧問辛醫師呼籲, 醫生在選擇用藥途徑時, 要遵循"可口服的不注射, 可肌肉注射不靜脈輸液"的原則。 辛醫師向記者介紹說, 迷信輸液治療是一種誤區, 感冒發燒是常見病, 口服藥物是治療感冒發燒的最佳方式, 口服藥物和靜脈注射都是治療, 沒有誰好誰不好, 關鍵看哪種治療疾病見效快。 人體體溫在38.5℃以下服用藥物即可退熱, 當體溫超過38.5℃高燒不退時, 靜脈點滴退熱才是正確的選擇。

"抗生素也是藥物, 是藥三分毒, 進入人體以後發揮治療效果的同時也會引起不良反應。 用的藥物越多, 引起不良反應的機會越高。 "辛醫師希望醫生不要為病人濫打吊瓶, 作為病人更不要主動要求醫生為自己打吊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