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春季如何應對哮喘疾病

哮喘是一種氣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春季是哮喘的高發季節, 哮喘的發病給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諸多不便。 據資料顯示, 全球有超過1億人患有哮喘, 而且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斷上升。 從“哮喘衛生經濟學”的角度來看, 它所造成的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都不小。 哮喘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哮喘發作時, 氣管周圍的肌肉收縮, 使氣道變窄、水腫, 並產生很多粘液, 造成空氣進出肺部受到阻礙, 使人呼吸困難, 並引起胸部壓迫、氣喘、咳嗽等症狀。 長期發作, 可導致肺功能損害、肺氣腫及呼吸衰竭, 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品質。

國際上通常將哮喘分為外源型和內源型。 外源型哮喘包括變應性(過敏性)哮喘、職業性哮喘、藥物性哮喘、食入性哮喘、運動性哮喘。 這類病人大都有特應體質或有家族過敏史, 通常伴有過敏性鼻炎、濕疹和蕁麻疹等過敏必疾病, 病人的氣道呈高反應性。 內源性型哮喘包括感染性哮喘、月經性和妊娠性哮喘。 這類病人很少有家庭及個人過敏史。 多在中看後起病, 通常呈常年性發作, 發病與季節關係不大。

上海醫學會哮喘協作組張洪熹主任指出, 現代生活使誘發哮喘的過敏源和感染機會的增加, 包括地毯中的蟎蟲、貓狗身上的蝨子、塗料裡的化學物質、空調恒溫下孳生的細菌、汽車尾氣、食品中的防腐劑和色素、各種藥物等。

同時, 春季——春暖花開, 飛揚的花粉, 亦是哮喘的誘發因素。 張主任提醒大家, 有意識地遠離過敏源是預防哮喘的關鍵。 據有關資料顯示, 目前, 全球約有1億以上的人患有哮喘, 且發病率逐年上升, 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 如美國、英國、新西蘭等, 其發病率達到了10%以上, 兒童患病率達30%。 近年來, 我國幾個大城市抽樣調查發現, 哮喘的患病率約為0.5%~4%, 哮喘病患者至少在2500萬人以上。 中山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沈皆平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 我國哮喘病發病率沿海地區高於內地, 工業地區高於農業地區, 經濟越發達的地區, 患哮喘的人就越多。 沈教授認為, 這主要是與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

接觸過敏源的機會增多的緣故。 沈教授告訴記錄,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 應用綜合治療, 症狀容易緩解, 但如何預防其復發則比較困難。 目前認為, 在尚未有徹底根治哮喘的防治方法之前, 有效地控制哮喘復發的關鍵是指導病人或其家人正確合理使用哮喘治療藥物和各種康復保健措施。 但是, 在臨床上, 多數醫生和患者只注意哮喘急性發作或加劇時的對症治療, 卻忽視了哮喘穩定期的治療和保健, 致使部分患者哮喘反應發作, 從而抱病終身。 其實有不少小兒期哮喘患者只要治療和護理得當, 減少和控制哮喘的發病頻率, 杜絕過敏源, 提高機體免疫調節功能, 到青春發育期前後哮喘會逐漸好轉或停發。
因此, 哮喘病患者把握好最佳治療時機非常重要。 據沈教授介紹, 近十年來, 哮喘治療新藥不斷湧現, 不少國際大型醫藥集團在向中國投放新藥的同時, 也傳遞了哮喘發病的研究機理和最新的治療研究資訊, 使醫生及患者對哮喘病的診斷及防治有了更深的瞭解。

治療哮喘的藥物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為緩解劑:這類藥物能迅速緩解哮喘症狀, 通常在哮喘急性發作時使用, 如支氣管擴張劑如氨茶鹼, β2受體激動劑喘樂甯(沙丁胺醇)等;另一類藥物為控制劑:這類藥物用於控制和預防哮喘發作, 應長期堅持使用, 即使患者無症狀時, 也需每天服藥, 如吸入型糖皮質類固醇如輔助舒酮、必可酮、強的松等, 及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如順爾甯、安可來等。

沈教授一再告誡患者, 哮喘病治療重在堅持, 只要按醫生的的指示正確服用藥物, 哮喘病是可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