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發酵過頭怎麼辦
做饅頭的時候, 需要將麵粉發酵, 只有發酵得好, 才能製作出香甜宣乎的饅頭。 可是, 在發酵的時候, 一旦把握不好, 麵團就會發酵過頭, 聞著那叫一個酸, 廢棄掉呢真是可惜, 那麼有沒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呢?除此而外, 要做出好吃的饅頭, 我們要掌握哪些技巧呢?
饅頭面發過頭了怎麼辦
1、過頭現象
饅頭在發酵的過程中, 其體積會逐漸增大, 而且麵團上會出現很多的小孔, 如果孔比較大的話, 而且麵團具有比較大的酸味, 則說明麵團發酵過頭了。
2、採取辦法
如果饅頭發酵的過頭了, 肯定會有一些酸味, 如果此時再加生麵粉進行揉的話, 很有可能會加大其酸味。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加入適量的堿面或者是適量的堿水, 然後再揉饅頭, 儘量將它們揉的分佈均勻, 並且將麵團發酵後裡面的氣都揉放了。 需要注意的是, 加入的堿面和堿水要適量, 不要一下子加太多,
3、注意時間
發酵饅頭的時候, 一定要注意時間。 因為酵母菌的活性會受溫度的影響, 如果發酵饅頭用了發酵粉的, 那在常溫下並放於密封的容器中的時候, 一般只需要半小時左右的時間, 就能發酵好, 不過之後還需要進行二次發酵。
做饅頭的小技巧
和麵是關鍵的一步。 麵團要和得軟硬適度, 不宜過軟, 並且要發得稍老一點, 以免發酵後吸收過多的幹麵粉, 成品不開花。
加堿量要適中。 可以按照面堿的說明書進行配置, 否則堿多則成品色黃, 表面易出現裂紋, 不美觀;堿味重影響口感;堿少成品呈灰白色, 有酸味, 且粘牙。
和麵時, 往麵粉裡放點鹽水。 這樣和起面來, 非常順手省力, 蒸出的饅頭又白又胖, 格外香。
酵面加堿、糖(加糖量可稍大點)後, 可以加入適量的豬油(以5%左右為宜)。
酵面加堿、糖、油之後, 一定要揉勻。 然後搓條、切寸段, 豎著擺在籠屜內, 饅頭坯之間要留有一定空隙, 以免蒸後粘連。
將制好的饅頭坯入籠後, 要醒一會再上鍋蒸。
蒸饅頭時, 要加滿水, 開旺火, 15分鐘即可出籠。 欠火或過火均影響成品品質。
不要直接將生饅頭放到沸水上蒸。 否則饅頭裡外受熱不均勻, 易夾生, 蒸的時間也會延長。 應該在蒸鍋裡放入冷水就上籠, 這樣溫度上升緩慢, 饅頭受熱均勻, 即使饅頭發酵差點, 也能在溫度緩慢上升中彌補, 蒸出來的饅頭又大又甜, 還比較省火。
只要你掌握以上幾招, 就能自己在家輕鬆蒸出鬆軟口感又好的饅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