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冬季進補必選5款藥膳 幫你補足氣血好氣色

中醫認為, 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 血可以運載氣, 氣血相互滋生, 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 故在中醫臨床上一般是氣血雙補(或稱為氣兩虛、氣血不足)。 俗話說, 藥補不如食補, 氣血不足最好是採用食補的方法, 不過食補貴在持之以恆, 當然, 你也可以去看中醫, 適當吃一些成藥或湯藥調理, 這樣可能會見效快些。 下面給你介紹一些簡單的常用食療方, 可以平時飲食上多注意調理。 以下為大家推薦幾道最佳補氣血藥膳食譜, 一起來看看吧。

1、黃芪鱔魚湯

原料:黃芪20克, 鱔魚1條, 紅棗10個, 鹽、薑、蒜、油適量。

制法:黃芪、紅棗洗淨, 大蒜切片, 薑洗淨切絲, 鱔魚宰殺後去腸雜, 洗淨切塊備用。 鍋內放油燒熱, 放入鱔魚塊、薑末, 炒至鱔魚半熟, 將紅棗、黃芪放入鍋內, 加清水, 大火煮沸後, 用小火煲1小時, 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益氣血, 養血安神, 鱔魚是補血佳品, 紅棗可養血安神,

黃芪補氣, 氣足則血旺;諸藥合用, 滋補功效大大加強。 適應於所有氣血虧虛的人士。

2、五味枸杞飲

原料:五味子50克, 枸杞子50克, 白糖20克。

制法:五味子用小紗布袋裝好, 枸杞子剪碎, 一起放入砂鍋內, 加淨水1500毫升, 用文火煎沸, 濾出藥液, 倒入蓋杯中, 加白糖20克, 攪勻, 分次飲用。

功效:健脾胃, 補肝腎, 養心血, 生津止渴, 五味子酸而性溫, 有補氣生津、止瀉安神等多重功效;特別是夏天困乏無力的人, 用它與黃芪、人參等一起煎湯服用, 能使人精神倍增。 五味子與枸杞子合用, 補肝腎作用更加突出。 適用於五臟虛虧, 氣血不足所導致的疲乏無力、面無血色、腰膝酸軟、心慌失眠等症。

3、山藥湯圓

原料:糯米500克, 山藥50克, 白砂糖90克, 胡椒粉1克。

制法:將山藥搗碎成粉, 放入蒸鍋內蒸熟, 加白糖, 胡椒少許, 調成餡備用。 糯米泡後, 磨成湯圓米粉, 分成若干小團。 將山藥餡與糯米粉團製成湯圓, 下沸水鍋中煮熟即成。 當作主食, 早晚食用。

功效:補脾益腎, 糯米具有補中益氣, 健脾養胃的作用, 糯米性質收澀, 對尿頻、盜汗也有較好效果。

山藥性質平和, 上能潤肺, 中可健脾, 下則補腎, 是病後康復食補的佳品。 這道藥膳口味清香, 適用於外科術後, 以及慢性腎炎的調理。 無病者常食, 延緩衰老。

4、黃芪紅糖粥

原料:黃芪30克, 粳米100克, 紅糖30克, 陳皮6克。

制法:將黃芪洗淨切片, 放入鍋中, 加清水適量, 煎煮去渣取汁;將粳米淘洗乾淨, 與陳皮、紅糖放入鍋中, 再倒入黃芪汁, 加清水適量, 煮至米爛熟即成。

功效:益氣補血, 適用於氣血虛弱所致顏面蒼白無華者。

5、百合紅棗銀杏羹

原料:百合50克, 紅棗10枚, 白果50克, 牛肉300克, 生薑兩片, 鹽少許。

制法:將新鮮牛肉用滾水洗乾淨之後, 切薄片;白果去殼, 用水浸去外層薄膜, 再用清水洗淨;百合、紅棗和生薑分別用清水洗乾淨;紅棗去核;生薑去皮, 切兩片。 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 先用猛火煲至水滾, 放入百合、紅棗、白果和生薑片, 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將熟, 加入牛肉, 繼續煲至牛肉熟, 即可放入鹽少許, 盛出即食。

功效:補血養陰, 滋潤養顏, 潤肺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