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怎么利用刷牙法治病

據醫學史記載, 我國于公元前數世紀已有用楊柳枝, 把一端或兩端咬軟或打扁成扁刷狀, 蘸藥揩齒, 以清潔口腔, 此可謂刷牙法之肇始。 現存唐敦煌壁畫中就繪有《刷牙揩齒圖》;王燾編著的《外臺秘要》中也記載了潔牙劑及刷牙方法。 如用“升麻半兩、白芷、藁本、細辛、沉香各3分, 寒水石6分, 搗末篩為散, 每朝楊柳枝咬頭軟, 點取藥揩齒, 香尚光潔”。 宋代醫藥衛生的發展, 使人們比較普遍地注意口腔的清潔衛生, 此時的各種方書如《圣濟總錄》、《太平圣惠方》等都有不少刷牙揩齒配方, 并且在遼代已開始使用形狀與現代牙刷很相似的兩排毛牙刷,

標志著刷牙法的一大進步。 以后, 刷牙法不斷有所發展, 但以牙粉揩齒刷牙這個基本方式, 卻一直延用至現代。 直到70年代后才被管型牙膏所取代, 用科學配方研制出了不少有效的藥物牙膏。 對牙刷及刷牙方法也進行了研究, 不斷改進, 現在我國已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科學刷牙方法。

【操作方法】

選擇合適的“保健牙刷”, 根據不同的需要, 分別選用不同的牙膏。 刷牙時順著牙縫上下刷, 刷上牙時要從上往下刷, 刷下牙時要從下往上刷, 舌面用同樣的方法, 前牙舌側可將牙刷豎起, 刷上牙時用拉下的動作刷, 刷下牙時用提上的動作刷, 刷的時候要注意, 同時按摩牙齦, 咬合面則可用牙刷毛尖端在牙齒咬合面上前后方向刷,

里里外外, 都要刷干凈。 宜飯后或晚間刷。

【主治病癥】

一、牙痛

擦牙固齒散(《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花椒120g, 細辛120g, 白芷390g, 川芎300g, 青鹽600g, 食鹽600g, 生石膏5000g, 上藥共研極細末, 用牙刷蘸藥粉少許, 代牙膏刷牙, 每日2次。 功能清胃瀉熱。 主治胃火牙痛。

二、牙齒動搖

1.固齒露(中級醫刊1980;(3):49) 白礬、風化硝、食鹽各15g, 上三藥加蒸餾水1000ml溶解過濾, 刷牙用。 功能清熱瀉火。 主治陽明熱盛型牙齒動搖。

2.烏賊骨粉(中級醫刊1980;(3):49) 烏賊骨粉50g, 槐花炭5g, 地榆炭5g, 兒茶5g, 薄荷腦0.6g, 上五味藥兌勻, 裝瓷瓶備用。 每用時取少許刷牙, 每日3次。 功能滋陰補腎, 益髓堅齒。 主治腎陰虛型牙齒動搖。

3.固牙散(《中草藥外治驗方選》) 真珠黃30g, 五倍子30g, 炒食鹽90g, 先將前二藥分別烘脆碾成極細粉, 再同炒食鹽碾勻,

貯瓶勿受潮, 備用。 每日早、中、晚各以牙刷取適量刷牙, 逐日刷之, 牙齒即漸固。 功能制酸固齒。 主治各種類型牙齒動搖。

【注意事項】

刷牙后將牙刷清洗干凈, 盡量甩干, 刷頭朝上放在牙缸內, 保持干燥, 每日用肥皂水清洗, 最好兩把牙刷交替消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