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冬季常食豆芽 可清熱解毒降血壓

目錄:

第一章:豆芽的營養價值與保健功效

第二章:藥用價值與療效

第三章:保健食譜

第四章:食療方法

編者按:冬季容易出現口幹唇燥等上火症候, 應選擇一些滋養潤燥、清熱解毒的食物, 如黃豆芽和綠豆芽。 黃豆、綠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以及鈉、鐵、磷、鈣等人體必需的元素, 黃豆、綠豆生芽後不但能保持原有的營養物質, 而且增加了B1、B2、B12和C的含量。 豆芽味甘性涼, 有清熱解毒、利濕通下等作用, 適合秋季食用。 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它的營養價值與一些食譜。

豆芽的營養價值與保健功效

營養價值

1.豆芽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可以治療壞血病;

2.它還有清除血管壁中膽固醇和脂肪的堆積、防止心血管病變的作用;

3.綠豆芽中還含有核黃素, 對口腔潰瘍的人很適合食用;

4.它還富含膳食纖維, 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 有預防消化道癌症(食道癌、胃癌、直腸癌)的功效;

5.豆芽的熱量很低, 而水分和纖維素含量很高, 常吃豆芽, 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豆芽是黃豆和綠豆經加工處理發出的嫩芽, 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 黃豆和綠豆在發芽過程中更多的營養元素被釋放出來, 更利於人體吸收, 是低熱量、高纖維素、高維生素C的蔬菜, 營養更勝黃豆和綠豆一籌。 豆芽中含有大量的抗酸性物質, 可起到很好的防老化功能。

在具有益壽延年功效的10種食品中, 黃豆及黃豆芽排在第一位, 綠豆和綠豆芽排在第六位。

黃豆芽的營養價值最高, 具有清熱明目、補氣養血、防止牙齦出血、心血管硬化及低膽固醇等功效。 黃豆芽的蛋白質利用率要比黃豆高10%左右, 另外, 發芽過程中由於酶的作用, 更多的鈣、磷、鐵、鋅等礦物質元素被釋放出來。 研究證明, 黃豆發芽後, 胡蘿蔔素可增加1~2倍, 維生素B2增加2~4倍, 維生素B12是大豆的10倍, 維生素E是大豆的2倍, 尼克酸增加2倍多。 維生素E能保護皮膚和毛細血管, 防止動脈硬化, 防治老年高血壓。 另外因為黃豆芽含維C, 是美容食品。 常吃黃豆芽能營養毛髮, 使頭髮保持烏黑光亮, 對面部雀斑有較好的淡化效果。 吃黃豆芽對青少年生長發育、預防貧血等大有好處。

此外, 黃豆芽還有一種叫天門冬氨酸的物質急劇增加, 所以, 人吃豆芽後能減少體內乳酸堆積, 消除疲勞。 最重要的是黃豆芽中的葉綠素能分解人體內的亞硝酸胺, 進而起到預防直腸癌等多種消化道惡性腫瘤的作用。

綠豆芽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可以治療壞血病;它還有清除血管壁中膽固醇和脂肪的堆積、防止心血管病變的作用;綠豆芽中還含有核黃素, 對口腔潰瘍的人很適合食用;它還富含膳食纖維, 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 有預防消化道癌症(食道癌、胃癌、直腸癌)功效;綠豆芽的熱量很低, 而水分和纖維素含量很高, 常吃豆芽, 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功能功效

芽苗菜營養豐富,

風味獨特, 而且清香脆嫩適口, 並有特殊的醫療保健功能。

富的營養芽苗菜在生產的過程中, 進行著一系列的物質轉華。

例如, 在水解酶的作用下, 將高分子貯藏的物質轉為溶性的、人體易吸收的簡單物質, 因而芽苗菜不但色澤美觀, 而且食用口感脆嫩, 易消化吸收。 另外, 芽苗菜還比原料(如種子)增加了營養成分, 如黃豆發芽後使胡蘿蔔素增加2倍多, 核黃素增加3倍多, 維生素B12可增加10倍;種子中不含維生素C, 而芽苗菜中卻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 每百克豆芽含維生素C20~30毫克。 在芽苗菜的生產過程中, 還能增加氨基酸和礦物質的含量, 同時還有獨特的微量元素。 如香椿芽中含有與性激素相似的物質, 枸杞芽中含芸香甙和肌甙等。

這都是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 另外, 芽菜在發芽過程中形成的大量活性植物蛋白, 有助於消化, 易被人休整吸收。 營養學家指出:人類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質, 動物蛋白一般需要60克, 植物性蛋白則只需要30克, 而在發芽過程中活性植物蛋白僅需要15克。 這說明芽菜不但營養豐富, 而且是營養的精華。

有特殊醫療保健功能芽苗蔬菜發球鹼性食品, 食用後消化水解產生的堿基可以中和體內多餘的酸, 達到酸堿平衡, 經常食用芽苗菜感到精神飽滿就是這個緣故。 另外, 芽苗蔬菜中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能幫助胃腸蠕動, 防止便秘;芽苗菜發球低能量高營養的綠色食品, 經常食用能降低血脂血糖, 並有減肥效果;發芽的種子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

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 預防壞血病。

每種芽苗蔬菜還有自己獨特的保健功能。 例如蕎麥芽苗含有芸香甙, 對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苜蓿芽苗含有鈣、鉀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 對關節炎病、營養不良症狀和高血壓等都有良好的療效。 如枸杞的嫩莖葉可治療夜盲症和乾眼病, 枸杞果中含有鍺, 對防治癌病有一定的療效;香椿芽水煎劑可治療皮膚病, 香椿的特殊香味可增進食欲。

保健食譜

黃豆芽炒肉丁

主料:黃豆芽、豬肉各適量。

調料:料酒、鹽、醬油、味精、白砂糖、大蔥、薑、大蒜、澱粉、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黃豆芽洗淨豆皮, 瀝去水, 豬肉洗淨, 切成小丁, 用濕澱粉抓勻上漿, 蔥薑蒜都切末;

2、鍋內加油燒至四成熱,放入肉丁滑透,倒入漏勺濾油;

4、鍋內留底油30克燒熱,放入蔥末、薑末、蒜切末熗鍋;

5、放入黃豆芽、料酒、醬油略炒,再放入白糖,加鮮湯、精鹽,加蓋用小火燒透,放入肉丁炒勻,加入味精,用濕澱粉勾芡,淋入明油,出鍋裝盤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養血。

涼拌綠豆芽

主料:綠豆芽適量。

調料:紅油、蒜、香菜、醋、香油、鹽各適量。

做法:

1、香菜切碎,蒜剁末,將紅油、醋、鹽、香油同放一個碗裡調成味汁;

2、綠豆芽洗淨後放沸水鍋中,放一小匙鹽煮約三分鐘至熟;

3、撈出後用涼水投涼,控幹水分;

4、將綠豆芽盛盤中,放鹽拌勻;

5、上桌前放入紅油碗裡的味汁、蒜末、香菜碎,拌勻後即可上桌。

功效:利尿消腫、解毒通便。

綠豆芽炒蒜苗

主料:綠豆芽、青蒜各適量。

調料:大蔥、薑、鹽、味精、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將綠豆芽掐去兩頭,洗淨瀝去水,蔥薑切絲;

2、將蒜苗洗淨,切段;

3、鍋置火上,加油燒熱,放入蔥絲、薑絲熗鍋,倒入綠豆芽煸炒至斷生,倒入蒜苗翻炒幾下,撒入精鹽,味精炒勻,出鍋即成。

功效:預防心血管疾病、預防癌症。

【烹飪小妙方】

綠豆芽性寒,烹調時應配上一點薑絲,以中和它的寒性;烹調時油鹽不宜太多,要儘量保持其清淡的性味和爽口的特點;芽菜下鍋後要迅速翻炒,適當加些醋,才能保存水分及維生素C,口感才好。

豆芽的食用方法指南

食用綠豆芽時,可以涼拌、炒食、做湯或者作配料,黃豆芽一般都用來炒食或做湯,也可做配料。市場上賣的豆芽大多是用化肥和激素生髮而成的,口感和營養都不如自己動手生的豆芽,在生髮豆芽時,要注意不要把芽體發得過長,以芽體長到3~5釐米為宜(大約發3~5天)。豆芽並不是長得越長越有營養。

在烹調豆芽時不宜多放鹽,要儘量保持其清淡。豆芽下鍋後要急速快炒,並應適當加些醋,這樣才能保住豆芽中的水分,保證豆芽中的維生素B2和維生素C不被破壞。

食療方法

方法簡介

下面介紹幾種綠豆芽、黃豆芽的常見食療方:

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者出現小便赤熱、尿頻等症狀時,可取綠豆芽500克,洗淨,搗爛絞汁,加白糖適量,代茶飲服。

支氣管炎:綠豆芽100克,香菜20克,豬肺1具,洗淨後入鍋中同燉,熟後加入調味品食用。

便秘:綠豆芽250克,洗淨後用沸水焯一下,加入適量醋、鹽、味精等調味品,佐餐常食。

痔瘡便血:黃豆芽250克、海帶25克、黑木耳30克,洗淨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煮熟後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調味品,吃菜喝湯。

咳嗽痰黃:如因熱症致咳嗽、咳吐黃痰,或伴有咽喉腫痛、小便少而色黃、大便不暢者,可取黃豆芽500克,陳皮10~15克,加入適量水,煎湯代茶飲,可起到清肺熱、除黃痰、利小便、滋潤內臟之功。特別提醒

黃豆芽、綠豆芽均性寒,冬季烹調時最好放點薑絲,以中和其寒性。與黃豆芽相比,綠豆芽性更為寒涼,容易損傷胃氣,且綠豆芽的纖維較粗,容易滑利腸道導致腹瀉,因此慢性胃炎、慢性腸炎及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適用人群

特別適合壞血病患者、口腔潰瘍、消化道癌症和減肥人士食用,嗜煙酒、肥膩者也適宜常吃;豆芽膳食纖維較粗,不易消化,且性質偏寒,所以脾胃虛寒之人,不宜久食。

用法用量

1.綠豆芽性寒,烹調時應配上一點薑絲,以中和它的寒性,十分適於夏季食用;

2.烹調時油鹽不宜太多,要儘量保持其清淡的性味和爽口的特點;

3.芽菜下鍋後要迅速翻炒,適當加些醋,才能保存水分及維生素C,口感才好;

4.綠豆芽150~200克,煎湯,可解酒毒、熱毒。

食用功效

綠豆芽味甘、性寒,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醒酒利尿的功效。

食物相克

黃豆芽:豆芽不宜與豬肝同食。

小貼士:

食用豆芽的禁忌

豆芽膳食纖維較粗,不易消化,且性質偏寒,所以脾胃虛寒之人,不宜久食。

無根豆芽不能食用,因無根豆芽在生長過程中噴灑了除草劑,而除草劑一般都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

烹調黃豆芽切不可加堿。

總結:通過以上文章的敘述,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豆芽富含豐富的營養,在冬季這樣寒冷的季節裡,我們應該多食用它,對我們的身體會有很大幫助的哦。大家在食用的時候可以根據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食譜去食用,這樣既營養又安全哦。

2、鍋內加油燒至四成熱,放入肉丁滑透,倒入漏勺濾油;

4、鍋內留底油30克燒熱,放入蔥末、薑末、蒜切末熗鍋;

5、放入黃豆芽、料酒、醬油略炒,再放入白糖,加鮮湯、精鹽,加蓋用小火燒透,放入肉丁炒勻,加入味精,用濕澱粉勾芡,淋入明油,出鍋裝盤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養血。

涼拌綠豆芽

主料:綠豆芽適量。

調料:紅油、蒜、香菜、醋、香油、鹽各適量。

做法:

1、香菜切碎,蒜剁末,將紅油、醋、鹽、香油同放一個碗裡調成味汁;

2、綠豆芽洗淨後放沸水鍋中,放一小匙鹽煮約三分鐘至熟;

3、撈出後用涼水投涼,控幹水分;

4、將綠豆芽盛盤中,放鹽拌勻;

5、上桌前放入紅油碗裡的味汁、蒜末、香菜碎,拌勻後即可上桌。

功效:利尿消腫、解毒通便。

綠豆芽炒蒜苗

主料:綠豆芽、青蒜各適量。

調料:大蔥、薑、鹽、味精、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將綠豆芽掐去兩頭,洗淨瀝去水,蔥薑切絲;

2、將蒜苗洗淨,切段;

3、鍋置火上,加油燒熱,放入蔥絲、薑絲熗鍋,倒入綠豆芽煸炒至斷生,倒入蒜苗翻炒幾下,撒入精鹽,味精炒勻,出鍋即成。

功效:預防心血管疾病、預防癌症。

【烹飪小妙方】

綠豆芽性寒,烹調時應配上一點薑絲,以中和它的寒性;烹調時油鹽不宜太多,要儘量保持其清淡的性味和爽口的特點;芽菜下鍋後要迅速翻炒,適當加些醋,才能保存水分及維生素C,口感才好。

豆芽的食用方法指南

食用綠豆芽時,可以涼拌、炒食、做湯或者作配料,黃豆芽一般都用來炒食或做湯,也可做配料。市場上賣的豆芽大多是用化肥和激素生髮而成的,口感和營養都不如自己動手生的豆芽,在生髮豆芽時,要注意不要把芽體發得過長,以芽體長到3~5釐米為宜(大約發3~5天)。豆芽並不是長得越長越有營養。

在烹調豆芽時不宜多放鹽,要儘量保持其清淡。豆芽下鍋後要急速快炒,並應適當加些醋,這樣才能保住豆芽中的水分,保證豆芽中的維生素B2和維生素C不被破壞。

食療方法

方法簡介

下面介紹幾種綠豆芽、黃豆芽的常見食療方:

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者出現小便赤熱、尿頻等症狀時,可取綠豆芽500克,洗淨,搗爛絞汁,加白糖適量,代茶飲服。

支氣管炎:綠豆芽100克,香菜20克,豬肺1具,洗淨後入鍋中同燉,熟後加入調味品食用。

便秘:綠豆芽250克,洗淨後用沸水焯一下,加入適量醋、鹽、味精等調味品,佐餐常食。

痔瘡便血:黃豆芽250克、海帶25克、黑木耳30克,洗淨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煮熟後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調味品,吃菜喝湯。

咳嗽痰黃:如因熱症致咳嗽、咳吐黃痰,或伴有咽喉腫痛、小便少而色黃、大便不暢者,可取黃豆芽500克,陳皮10~15克,加入適量水,煎湯代茶飲,可起到清肺熱、除黃痰、利小便、滋潤內臟之功。特別提醒

黃豆芽、綠豆芽均性寒,冬季烹調時最好放點薑絲,以中和其寒性。與黃豆芽相比,綠豆芽性更為寒涼,容易損傷胃氣,且綠豆芽的纖維較粗,容易滑利腸道導致腹瀉,因此慢性胃炎、慢性腸炎及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適用人群

特別適合壞血病患者、口腔潰瘍、消化道癌症和減肥人士食用,嗜煙酒、肥膩者也適宜常吃;豆芽膳食纖維較粗,不易消化,且性質偏寒,所以脾胃虛寒之人,不宜久食。

用法用量

1.綠豆芽性寒,烹調時應配上一點薑絲,以中和它的寒性,十分適於夏季食用;

2.烹調時油鹽不宜太多,要儘量保持其清淡的性味和爽口的特點;

3.芽菜下鍋後要迅速翻炒,適當加些醋,才能保存水分及維生素C,口感才好;

4.綠豆芽150~200克,煎湯,可解酒毒、熱毒。

食用功效

綠豆芽味甘、性寒,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醒酒利尿的功效。

食物相克

黃豆芽:豆芽不宜與豬肝同食。

小貼士:

食用豆芽的禁忌

豆芽膳食纖維較粗,不易消化,且性質偏寒,所以脾胃虛寒之人,不宜久食。

無根豆芽不能食用,因無根豆芽在生長過程中噴灑了除草劑,而除草劑一般都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

烹調黃豆芽切不可加堿。

總結:通過以上文章的敘述,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豆芽富含豐富的營養,在冬季這樣寒冷的季節裡,我們應該多食用它,對我們的身體會有很大幫助的哦。大家在食用的時候可以根據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食譜去食用,這樣既營養又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