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反季節蔬菜到底能不能吃

從中國傳統的養生之道來看, 飲食本應遵循自然的規律。 食物是由氣味組成的, 而它的氣味只有在當令時, 即生長成熟符合節氣的時候, 才能得天地之精華。

中醫說:少吃反季節菜

但從中國傳統的養生之道來看, 飲食本應遵循自然的規律。 食物是由氣味組成的, 而它的氣味只有在當令時, 即生長成熟符合節氣的時候, 才能得天地之精華。

《黃帝內經》中有一句名言叫“司歲備物”, 就是說要遵循大自然的陰陽氣化采備藥物、食物, 這樣的藥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氣, 氣味淳厚, 營養價值高。 按照陰陽氣化理論,

植物生長都有一定的生長週期, 違背自然生長規律的菜, 違背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寒熱消長規律, 會導致寒熱不調, 氣味混亂, 成為所謂的“形似菜”, 徒有其形而無其質。 如夏天的白菜, 長得可以, 但味道遠不如冬天的;冬天的番茄, 外表雖然紅得好看, 但質硬而無味。

孔子也說:“不時, 不食。 ”就是說, 不符合節氣的菜, 不吃。 有時想調一下胃口, 吃點反季節菜, 也未嘗不可, 但長期食用, 對身體並無好處。

大棚菜, 最具爭議的反季節蔬菜

於是, 十幾年後的今天, 親身的體驗與實踐讓我們對反季節蔬果生出些新的感受。 我們開始挑剔它不純正的口味, 嫌棄它營養成分不足, 甚至質疑它的安全性問題—尤其用保溫設施栽培的大棚菜,

幾乎成了眾矢之的。 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何洪巨教授還明確提出:反季節蔬果, 宜避而遠之。

在國外, 也是大吹“新鮮自然”風。 現在很多蔬果銷售商都會計算“food miles”, 即食品是從多遠以外的地方運來。 因為食物從越遠的地方運來營養流失越多, 所以他們提倡吃臨近農家種植的當季蔬果, 而不是反季節蔬果。

吃, 還是不吃, 這不是個問題

在反季節蔬果這件事上, 我們固然創造了“奇跡”, 但同時事實證明, 我們並未因此而真正獲益—除了口感上的不過癮, 還將面對不少安全隱患。 所以在吃與不吃這個問題上, 如何取捨, 正是一場不同欲望間的對壘遊戲。

當你想保持飲食的多樣性, 自然需要不同的蔬菜搭配, 吃些反季節蔬果在所難免;當你的味蕾特別想念某些反季節食品時,

那你也要接受它們在口感和營養上略為遜色的事實, 並在挑選和清洗時多加小心。

所以, 對我們來說, 吃還是不吃反季節蔬果, 這不是個問題, 因為它沒有絕對的答案, 關鍵是如何保持平衡。 當然,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是一種流行全球的健康觀念。 抱持這種觀念, 讓自己學會在這個琳琅滿目的蔬果世界裡聰明地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