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假沸”豆漿 女人別誤喝

 

什麼是“假沸”豆漿?

豆漿是大家喜愛的食品, 它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須微量元素(如鐵等)和維生素、蛋白質等, 且物美價廉、食用方便。

尤其對消化功能稍差的嬰兒、老人、孕婦來說, 更是較好的食品。 但有些人偶爾服食豆漿後有噁心、腹痛的現象, 便認為是對豆漿的過敏, 或不宜食豆漿。 其實, 經過嚴格的技術程式加工出來的豆漿, 營養成分比例合適, 一般不會過敏。 出現上述情況, 多是被豆漿的假沸現象迷惑, 即飲用了未煮熟的豆漿造成的。

可能我們並不知道什麼叫做“假沸”(“假沸”即出現大量白色泡沫)

“假沸”是由豆漿中一種叫皂素的物質引起。 當80攝氏度左右時, 這種物質便會產生大量的泡沫漂浮在豆漿液面上。 急於飲用的人, 不瞭解這種情況, 誤認為已經煮沸, 便開始飲用。 致使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未經高溫破壞就進入胃腸道, 如皂素中含有的能破壞細胞的皂毒素、胰蛋白酶抑制素等。

它們刺激胃腸粘膜, 影響機體的消化功能, 而出現一些中毒表現。 主要為噁心、腹痛、嘔吐、腹瀉、厭食、乏力等。 因此, 在煮熟豆漿時, 一定要注意豆漿假沸的特殊情況, 等真正煮沸後再飲用。

正確煮法是:“假沸”後繼續加熱3~5分鐘, 使泡沫完全消失。

 

豆漿飲用常識

由於豆漿是屬寒性的, 所以有胃寒體質的人, 比如飯後愛打嗝、噯氣的人;還有脾虛, 如腹瀉、脹肚的人不要喝。 豆漿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中, 會產生核酸、尿酸, 所以患尿酸增多症的病人不能喝豆漿。 此外, 腎臟功能不好、腎功能衰竭、氮質血症的病人也不要喝豆漿, 因為豆漿中的植物蛋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豆漿也不能與藥, 特別是不能與抗生素類藥物同飲, 因為有些抗生素類藥物會破壞豆漿裡的營養成分, 同時豆漿中所含的鐵、鈣質, 會使藥物藥效降低或失效。

還有就是豆漿不能放在保溫瓶裡存放, 此舉會滋生細菌, 使豆漿裡的蛋白質變性。 再就是在煮豆漿的過程中加糖會出現沉澱物,

所以應該離火後再加糖。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豆漿絕對不能加紅糖, 因為紅糖裡的有機酸和蛋白質結合後, 會產生沉澱物, 不僅使豆漿失去營養價值, 而且對身體無益。

大豆的營養

大豆的蛋白質含量高達35-40%, 1公斤大豆的蛋白質相當於2公斤瘦肉或3公斤雞蛋或12公斤牛奶的蛋白質含量。

尤其有益的是, 大豆不含膽固醇, 對於大腦極為有益。 研究表明, 大豆經水泡、磨碎, 充分加熱製成豆漿後, 營養吸收率高達90%, 豆漿以其均衡的營養成分、細膩的口感、食用方便一直受到中國人的喜愛, 並逐漸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所推崇。

由於豆漿的蛋白含量豐富, 易導致細菌繁殖, 這也是飲用新鮮並煮透的豆漿的另外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