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拿保健品當藥吃
誤區一:保健品能治病
說保健品能夠治療甚至治癒疾病, 這是完全錯誤的觀點。 保健品可以調節、增加人體的某些機能, 像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 可以在正常服用藥物的前提下, 選用一些保健食品輔助治療。 而且要注意, 選擇保健品一定要對症下“藥”, 一定要根據身體所需, 最好有醫生的診斷建議。 將保健品以藥品形式每天定量服用, 一旦停用, 往往會使服用者若有所失, 造成心理的不適。 如果以保健品替代藥物的治療作用而影響治療, 輕則病情加重, 重則危及生命。
誤區二:拿保健品當飯吃
一些消費者聽信廣告宣傳, 把保健品當飯吃, 認為服用了多種維生素就可以少吃蔬菜水果, 吃了鈣片就可以不喝牛奶豆漿……這些想法非常荒唐。 其實任何正規醫院的醫生或者營養專家都會告訴你, 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 主要來源於日常的飲食。 任何營養品都不可能代替日常的食物為我們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 在正常情況下, 只要您科學合理搭配食物, 吃得適量, 吃得均衡, 就不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
誤區三:過量服用保健品
有人覺得年紀大了, 應該補補身體。 於是親朋好友送, 自己買, 保健品越吃越多, 結果造成過量服用, 不但增加胃腸負擔, 還引發毒性反應。 例如我們常見的人參, 肯定是好東西, 但並非什麼體質的人都能吃。
誤區四:撇開醫生胡亂買
一些老人每天要吃好幾樣保健品, 結果吃出一身病。 正確的做法是, 在醫生指導下, 首先搞清楚自己缺什麼, 再確定補什麼, 怎麼補, 吃多少合適。 例如, 蛋白粉適用於患嚴重胃腸道疾病或晚期癌症者, 如果消化功能不錯, 能吃豆製品、肉蛋類食物, 就沒有必要花這個冤枉錢。 服用保健品不僅應因人而異, 還要因病、因時、因地而異。 如果盲目滋補, 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誤區五:價格越貴越好
現在保健品行業有一句話, 叫做一成成本、二成流通、三成廣告、四成利潤, 就是說保健品的很大一部分利潤都投到了廣告和銷售商家身上, 真正在產品營養價值環節的投入少之又少。 所以價格越貴並不見得效果越好,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同樣一種功能, 一種產品包裝豪華, 天天做廣告, 價格自然奇高;另一種產品, 看著不起眼, 其實營養價值並不見得比前者差多少。
誤區六:迷信“高科技”
現在市場上各種打著“高科技”牌子的保健品,
誤區七:保健品老少皆宜
任何人, 只要飲食多樣化、食物搭配均衡, 就不需要額外補充營養。 保健品只是針對某些特殊人群, 發揮一定的補益作用。 比如經血流量很大或平日氣血虛弱的女性, 可能需要補充鐵;孕期或哺乳期女性, 需要增加葉酸、鐵鈣;更年期女性, 為了減少骨骼中鈣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