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按摩頸部腰部的方法

腰部和頸部疾病不僅非常的難以治療, 日常生活中稍微的注意就會導致一些不良症狀的產生, 按摩是治療腰部和頸部疾病的有效方法, 但是按摩的手法和輕重也直接的影響了疾病的治療效果, 目前瞭解按摩頸部和腰部方法的人不是很多, 那麼按摩頸部腰部方法有哪些?

(1)腰背松解法:先袞法和掌根按揉法沿脊柱兩側骶棘肌自上至下反復施術3—5分鐘。 再結合局部用雙拇指按揉夾脊穴、腎俞、大腸俞、腰陽關、居 等穴, 每穴半分鐘, 以酸脹為度。 如臀部及下肢酸脹麻者, 加按揉下肢, 並配合腰部後伸被動運動, 使腰肌痙攣得以緩解。

(2)解痙止痛法:用點壓、彈拔手法施術於痛點及肌肉痙攣處, 反復幾次進行。 有很好的松解粘連、解痙止痛的功能。 能馬上緩解痙痛。

(3)腰椎微調法:

①脊柱疊掌按壓法:疊掌置於胸腹段、逐一自上而下按壓脊柱幾遍, 重點按壓腰骶部,

力量適中, 不可粗暴。 然後用後伸板腰法先扳健側後患側, 各施5—8次。

②腰椎斜扳法:患者側臥, 患側下肢在上, 屈膝屈髖, 健側下肢在下, 自然垂直, 全身放鬆。 醫者與患者面對而立(即腹式扳腰), 一手扶按上方肩部, 另一手推按髂部, 兩手輕用力作相反方向搖擺, 使腰脊腰略牽拉, 關節放鬆, 然後兩手用推扳至極限, 再施一快速靈巧的板動, 常可聞見“喀嗒”聲響, 響後病人自感舒服痛少, 即表示手法成功。 本法有調整腰椎後關節紊亂的作用。

③屈膝屈髖動腰法:患者仰睡, 醫者將患者雙下肢的踝部交叉後屈膝屈髖, 一手扶抱雙膝, 另一手抓住下邊踝關節, 鎮定雙踝關節, 然後作順、逆針搖轉腰骶部, 各16次。 再向腹部推壓8—10次, 最後分別牽抖雙下肢。

④舒筋活血法:患者俯臥位、醫生站在一側, 以潤滑油為介質, 用魚際直擦腰骶部的督脈及膀胱經、橫擦腰骶2—3分鐘, 以透熱為度。 此法可達溫經通絡之目的。 最後用虛掌有節律地拍打腰背及下肢而結束治療

短時間的按摩只能對於一些疾病的症狀起到好的緩解作用, 想要徹底的緩解疾病的症狀, 不僅需要長時間的進行按摩, 同時還需要使用藥物來進行輔助的治療, 日常的生活鍛煉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治療疾病也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