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護腸胃應該如何飲食?

春節雖然已過, 但是民間有“不出十五都是年”的說法。 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前, 年味依舊存在, 親朋好友相聚一堂, 品嘗各種美味,

然而長期的胡吃海喝也必定給你的“胃”帶來巨大壓力, 快來看小編整理的養胃秘笈!

1.定時定量, 規律飲食:飲食應有規律, 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 研究表明, 有規律地進餐, 定時定量, 可形成條件反射, 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 更利於消化。 到了規定時間, 不管肚子餓不餓, 都應主動進食, 避免過饑或過飽, 使胃保持有規律的活動。 飯只吃七份飽, 忌暴飲暴食。 早上要吃好, 中午要吃飽, 晚上要吃少。 另外提倡少吃夜宵, 臨睡前進食會導致胃酸分泌, 而且產生的熱量容易囤積, 無論對胃、對人體都無益處。

2.飲水擇時, 飯前喝湯: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小時, 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 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飯前先喝一點開胃的湯, 使胃液分泌活躍起來, 使胃處於消化吸收的準備狀態。

3.溫度適宜: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過熱過冷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後, 都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 食材一定要清洗乾淨, 烹飪食物時也應該注意清潔衛生。

4、食物新鮮:食物一定要新鮮, 不吃過期或放置過久的食物。 烹飪食物要清淡, 不吃油膩、重口味的食物,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5.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 會加重消化道負擔, 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 還會使血脂增高, 對健康不利。

6、食物鬆軟, 進食要慢:選擇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的, 烹飪時要蒸煮熟透, 使食物鬆軟易消化, 少吃烘焙、燒烤、質硬的食物, 以免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 加重胃腸負擔。

進食速度要緩慢, 細嚼慢嚥有助消化, 不可狼吞虎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