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再障性貧血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再障性貧血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力下降的疾病, 從臨床來看治療此病的方法有很多中, 但從效果來看中醫治療效果不錯, 比如補腎壯陽法、滋補腎陰法、滋助陽法、補益心脾法、益氣生血法、補腎解毒法等。

(一)補腎生髓法

以補腎為主治療再障為目前最為有效的中醫治法, 實驗也證實治療再障的有效方劑能夠刺激骨髓造血幹細胞生長。

1. 補腎壯陽法

適用於再障以陽虛症狀為主者。

臨床表現除血虛症狀外, 還兼有形寒肢冷, 面肢浮腫, 自汗, 出血輕或無, 便溏, 腰膝酸軟, 舌質淡胖有齒痕, 苔白, 脈虛大, 或沉細。 方用右歸丸加減。

2.滋補腎陰法

適用於急性再障及部分慢性再障以腎陰虛證候為主者, 此型特點為出血現象明顯,

發熱較常見。 臨床上除血虛症狀外, 還有身熱衄血, 手足心熱, 頭暈, 目眩, 口燥咽幹, 盜汗, 大便幹, 腰膝酸軟, 舌苔少, 脈細數。 方用大菟絲子飲加減。

3. 滋陰助陽法

適用于具有腎陰虛和腎陽虛證候者, 或陰虛陽虛證候均不明顯者。 方用大菟絲子飲加壯陽之品。

(二)補益心脾法

適用於具有心脾兩虛證候者, 多用於慢性再障病情較輕者, 常伍用補腎藥物治療再障。 證見: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 納呆, 腹脹脘悶, 便溏, 神疲乏力, 舌淡苔白, 脈虛無力。 方用歸脾東加味。

(三)益氣生血法

適用於僅有氣血兩虛證候, 而陰陽五臟證候尚不明顯者。 多為慢性再障的輕型病例, 為治標的輔助治療。 證見:面色不華或萎黃, 眩暈, 心悸氣短, 乏力, 舌質淡紅苔薄,

脈儒細。 常用方為八珍東加減。

(四)補腎活血法

活血化瘀藥具有改善骨髓造血微環境和免疫抑制的作用, 藉以解除"髓海瘀阻"和免疫異常所致的骨髓抑制, 從而有利於造血細胞的生長。 與祖國醫學的"瘀血不去, 新血不生"的理論相一致。 臨床上對於用補法治療效果不著而又無明顯出血傾向的患者, 在補腎的基礎上適當加入一些活血化瘀藥物, 能夠提高部分病人的療效。

(五)補腎解毒法

有作者認為再障的發生與毒邪有關, 在補腎前提下加用清熱解毒藥物, 因為少數患者發病與病毒感染有關, 再由於外邪的入侵常能使病情加重。 主要用於急性再障伴有發熱者, 對慢性再障也有一定療效。

因此專家提示:得了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家屬應注意患者的飲食,

在急性期, 病人嚴格臥床休息。 注意做好心理護理, 保持口腔清潔, 搞好病人的清潔衛生工作, 對病情的緩解是由很大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