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患者個體差異大 切不可盲從網路藥方

近來, 天氣多變, 醫院裡頭疼腦熱、感冒發燒的患者多了。 但有一部分人身體出了問題, 不去就醫, 而是坐在電腦前, 通過搜索一些尋醫問藥網站來“自診”。 對此, 醫生提醒, 患者個體差異大, 保健方法可參考, 切不可盲從網路藥方。

家住鼓東路的孫小姐, 兩星期前午覺醒來時發現喉嚨痛、鼻塞。 第二天開始流涕、咳嗽。 由於工作忙, 孫小姐拖了幾天一直沒時間上醫院。 認為問題不大, 孫小姐想到了萬能的網路, 於是上網“自查”。

“有個網站列出了21種治療感冒的中藥和西藥, 並提醒聯合二種藥同服以加強作用。 ”孫小姐說,

她按照該網站的藥品清單, 對照症狀試了好幾種藥, 半個月來, 病情反而加重了, 只好上醫院。

記者發現, 一部分人出於各種原因, 身體有問題後, 通過網路自查, 自行服藥。 在網上一檢索, 不難看到諸如“感冒了怎麼辦”、“高血壓吃什麼藥”之類的提問。 許多尋醫問藥網站列出了疾病大全以及各種偏方、驗方、名方。 特別在醫生會員的網上解答區, 提問和點擊的人頗多。

對此, 省二人民醫院內科主治醫師王平男指出, 網路藥方需要仔細甄別, 不可盲從。 一些不正規的醫療網站, 遊醫藥販註冊成為會員, 以醫生的身份在網上應診, 患者一定要小心。

王平男提醒, 不同的疾病可能表現出相同或相似的症狀, 而由於患者個體差異大,

同一種病往往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 包括藥量大小等等。 因此, 患者切不可“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如果沒有一定的醫藥知識, 最好不要自己亂開藥, 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