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自製中藥失眠枕頭應該如何做?

利用中藥來製作枕頭, 其實對於失眠的朋友也是會有一定的幫助的, 比如菊花枕頭、白礬枕、五葉枕等等, 這些都是比較常見利用中藥來製作的枕頭, 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治療失眠的作用。 如果失眠較為嚴重的患者, 建議要及時的就醫檢查, 避免疾病出現在身體但是又忽略了。

自製中藥枕頭方法

1.菊花枕:將幹菊花裝入布袋中作枕, 適用於頭痛、頭暈、瘡癤、腫毒、風火眼赤、昏花或血壓偏高等病症, 具有防治功效。

2.五葉枕:將桑葉、竹葉、柳葉、荷葉和柿葉五種葉子摻勻並裝袋而成。 因其性味苦寒, 故能治療暑熱頭昏、眼赤模糊、耳喉腫痛和高血壓等病症。

3.白礬枕:白礬又叫明礬, 性寒, 味酸澀, 故有解毒與燥濕的功效。 用碎末裝袋作為墊枕, 有清熱解火、降壓醒腦和清痰祛濕毒的作用。

4.決明枕:高血壓患者可以用石決明、草決明各1000克, 加工為粗末裝入枕芯。 二者合用可起到清熱作用, 有效防止血壓升高。

5.蠶砂枕:將蠶砂500克, 羌活300克碾成末, 放入枕芯, 堅持使用可起到散寒、通絡、止痛作用, 尤其適合有頸椎病的白領。

6.野生植物枕:採用夏枯草、透骨草、密蒙花等多味野生植物中藥材精製。 夏枯草散結消腫、補肝明目、清心安神、消痛驅邪,

密蒙花清熱養肝、明目退翳, 適用於頸椎疼痛、養肝護腎、頭痛眩暈、神志恍惚、目赤腫痛、多淚羞明等症。

7.蕎麥枕:蕎麥枕頭硬度適中, 塑性好, 能放鬆頸部, 恢復生理彎曲。 蕎麥殼柔軟舒適、清涼爽快, 對頭部和臉部有一定的按摩作用, 經典傳統, 老少皆宜。 中醫認為, 蕎麥殼味甘、平寒, 用作枕頭可明目、安神, 改善睡眠。

8.小米枕:這種藥枕有防病、健身、助發育的功效, 尤其適用於年輕女性及小兒。

9.蠶砂枕:蠶砂, 又名晚蠶砂, 性微涼。 《本草綱目》記載, 蠶砂有祛風降濕、明目降壓等功效, 對眼疾、心慌、失眠、神經衰弱、頭風頭痛、高血壓、肝火旺、關節炎等症有良效。 家庭自用可將晚蠶沙150克左右烘乾, 製成粗末, 裝入枕頭中央即可。 適用於頸椎病、頭痛、心煩等患者。

10.活血枕:將當歸500克、川芎500克、紅花500克、三七250克、肉桂500克等藥物晾乾, 裝入布袋中製成枕頭。 適用於頸椎病、頭痛、記憶力下降、聽力及視力均下降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