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痛風怎麼治療最好
痛風是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些一種疾病, 引起痛風的原因也比較多, 尤其是飲食不良是誘發痛風的重要的原因, 如果出現輕微的痛風, 也要引起警惕, 平時要做好一般處理, 尤其是要注重飲食, 要嚴格攝入一些高嘌呤的食物, 如果出現急性發作, 最好是臥床休息, 通過一定的藥物來治療。
輕微痛風怎麼治療最好
1.一般處理
蛋白質攝入量, 限制在1g/(kg·d)左右。 不進高嘌呤食物(動物心、肝、腎, 沙丁魚等), 嚴格戒酒, 避免誘發因素。 鼓勵多飲水, 使尿量在2000ml/d以上。 當尿H 濃度在1000nmol/L(pH值6.0以下)時, 宜服鹼性藥物, 如碳酸氫鈉1~2g, 3次/d, 使尿H 濃度維持在630.9~316.3nmol/L(pH值6.2~6.5)為宜。 若晨尿呈酸性時, 晚上加服乙醯唑胺250mg, 可使尿保持鹼性, 增加尿酸溶解度, 防止結石形成。 同時, 不應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藥物, 如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噻)、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醯胺和煙酸等。
2.急性關節炎期的治療
應絕對臥床休息, 抬高患肢, 避免受累關節負重, 持續至關節疼痛緩解後72h左右方可逐漸活動。 應儘早應用下列藥物控制關節炎, 緩解症狀。
(1)秋水仙堿:
對控制痛風性關節炎具顯著性療效, 當為首選。 一般於服藥後6~12h症狀減輕, 24~48h約90%以上的患者可得到緩解。 常規劑量為每小時0.5mg或每2小時給1mg口服,
(2)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
對不能耐受秋水仙堿的患者尤為適用。 此類藥物與秋水仙堿合用可增強止痛效果, 但應在餐後服用, 以減輕胃腸道反應。 常用的藥物有吲哚美辛、吡羅昔康(炎痛喜康)、萘普生、布洛芬、保泰松和羥布宗等。 其中以吲哚美辛應用最廣。 本類藥物一般在開始治療時給予接近最大劑量, 以達最大程 度地控制急性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