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夏季猝死多,安全度夏必備的幾個“絕招”

在這個全年最熱的時節裡, 更要保持心平氣和哦!把握以下幾招, 讓你過好這個夏天。

飲食把握三原則

第一, 多吃些燥濕健脾的食物。

大暑時節, 除了炎熱外, 還會出現多雨或陰雨綿綿的天氣, 氣候表現特點以潮濕悶熱為主, 所以從傳統養生學的角度講, 特別要注意對“暑濕”的預防。 暑濕侵害人體可出現胸膈滿悶、飲食無味、口中黏膩、頭昏腦漲、肢體困重等症狀, 所以應以消暑清熱、化濕健脾的方法進行預防或治療。 現介紹三個食療方:

1.薏米小豆粥:原料:薏米20克, 赤小豆30克, 大米100克, 水適量。 制法: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 大米洗淨, 加入適量的水, 同煮成粥。 功效與主治:具有健脾滲濕、清熱消暑的功效, 適用于長夏體倦困重、食欲不振者食用。

2.橘皮茶:原料:橘皮10克(鮮皮加倍), 冰糖適量, 用開水浸泡後代茶飲。 功效與主治:具有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

適用於暑濕所致的脘腹脹滿、飲食無味者食用。

3.香荷飲:香薷10克, 荷葉10克(或鮮荷葉30克), 陳皮10克, 薄荷5克, 先將香薷、荷葉、陳皮三味藥煎煮30分鐘, 再加入薄荷煮5分鐘即可, 服用時可加適量白糖調味, 代茶飲, 具有消暑理氣、祛濕解表的功效。

第二, 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 出汗較多, 容易耗氣傷陰, 此時, 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 因此, 除了要及時補充水分外, 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品以增強體質, 使濕熱之邪無隙可乘。 但所選食物一定要清淡, 不可過於滋膩, 否則極易礙胃, 導致消化不良。 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甲魚、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都是夏日的進補佳品, 可根據個人口味選用。

第三, 蛋白質供給需充足。

大暑氣溫較高, 人體新陳代謝增快, 能量消耗大, 因此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 每日攝入量應在100~120克為宜。 植物蛋白可以從豆製品中獲得, 動物蛋白除了乳製品外, 還應適當吃點肉。 夏季的肉食以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製品為首選。 大暑養生講究“就涼避暑”, 但天氣熱, 胃口差, 身體抵抗力也會降低。 粗糧不但營養豐富, 而且蕎麥、玉米等都是涼性或溫補的食物, 夏天吃正合適。

做粥喝, 對小孩消化不良, 成人脾胃氣虛有一定的補益作用。 高粱也是很好的健康粗糧, 富含鈣、磷、鐵、維生素B2等營養元素, 常吃對身體有益, 而且, 高粱還有溫中健脾、固腸胃、止吐瀉的作用。 高粱性溫, 可以和綠豆一起熬粥喝,

口感很好。 另外, 夏天也可以經常喝點赤豆粥、綠豆粥、薏苡仁粥、絲瓜粥以及綠葉蔬菜粥等。

吃苦也有講究

夏天到了, 上火最易纏身, 此時很多人就會買兩根苦瓜或涼拌或清炒以敗火。 而這吃苦也有講究, 不要以為吃得苦中苦就能換來甘中甜。

從中醫角度講,

苦味食物都屬於寒涼性質, 具有清熱瀉火、燥濕健胃的功效, 因此特別適合於在炎熱的夏季食用。

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吃苦, 體質比較虛弱者不宜食用。 一般來說, 老人和小孩的脾胃多虛弱, 不適宜過多地食用苦味食物。 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的患者也不宜食用苦寒食物, 否則會加重病情。

淡淡的苦味具有健脾開胃的作用, 歐洲人在宴會前喝的開胃酒, 就有淡淡的苦味, 用來增強人的食欲。 對於夏季食欲不好的人來講, 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 但過重的苦味或進食苦味食物過多, 就會引起胃部不適、噁心、嘔吐或泄瀉等副作用, 所以吃苦味食物要適量。

不同的苦味食物要區別對待。 所謂“苦味食物”是因為食物中含有某些苦味的化學成分,

苦味就在於此。 有些苦味食物所含有的是對人體有益的苦味化學成分, 如苦瓜中的苦瓜苷有降血糖的作用, 芹菜中的芹菜苷有降血壓作用, 茶葉中的生物鹼和多酚類物質有提神和抗氧化作用等, 適量地進食對人體有益。

而有的苦味食物含的則是對人體有毒的化學物質, 例如不成熟的甜瓜瓜蒂和根部就是苦味的, 所含的是具有苦味的甜瓜毒素, 一旦食用會引起胃疼、嘔吐、腹瀉, 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臨床上就曾有因誤認為甜瓜根部的苦味有消暑清熱作用, 進食引起中毒的報導。 另外, 苦味的黃瓜也含有毒素, 不能食用。

儘量從事“慢”運動

大暑前後,天氣往往悶熱、潮濕,人體感覺不舒服。因此,大暑養生首先要避開在悶熱天氣下的過度勞動,儘量少出門、少活動。為了讓體內的濕氣散發出來,儘量在早晚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散步等強度適中的“慢”運動。

“情緒中暑”不可忽視

持續高溫天氣,不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還會對心理和情緒產生負面影響,出現“情緒中暑”。對年老體弱者來說,情緒障礙可能會使他們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壓升高。因此,應保持樂觀情緒,戒躁戒怒;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冷處理;規律睡眠,戒煙限酒。

儘量從事“慢”運動

大暑前後,天氣往往悶熱、潮濕,人體感覺不舒服。因此,大暑養生首先要避開在悶熱天氣下的過度勞動,儘量少出門、少活動。為了讓體內的濕氣散發出來,儘量在早晚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散步等強度適中的“慢”運動。

“情緒中暑”不可忽視

持續高溫天氣,不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還會對心理和情緒產生負面影響,出現“情緒中暑”。對年老體弱者來說,情緒障礙可能會使他們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壓升高。因此,應保持樂觀情緒,戒躁戒怒;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冷處理;規律睡眠,戒煙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