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夏季如何祛濕 謹記6個祛濕方法

夏季如何祛濕

祛濕辦法之一: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 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 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 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 從而達到扶正祛邪, 治癒疾病的目的。 而且拔罐相對操作方便, 很適合在家中自我養護身體, 祛除濕氣。

祛濕辦法之二:食療

清熱祛濕粥, 赤小豆30克, 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 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 赤茯苓15克。 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淨水煎至2碗, 去渣取汁, 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 溫熱服食。 適用於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 胃滯不適, 腹脹脘悶等症。

薏仁茶, 原料:薏米仁、赤小豆、淡竹葉、馬齒筧、芡實, 將一小包亦舒堂薏仁茶放置一杯開水中沖泡, 3-4分鐘即可飲用, 每天一杯, 簡單易操作, 淡雅飄香, 清熱祛濕,

是居家和辦公室的休閒祛濕首選。

祛濕辦法之三:運動祛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 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 但越是不愛運動, 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 久而久之, 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 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 促進身體器官運作, 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 有助活化氣血循環, 增加水分代謝。

祛濕辦法之四:注意飲食禁忌

外部環境僅僅是誘因, 體內環境太濕才是主因。 中醫認為脾胃主濕, 所以, 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 比如, 涼拌食品, 冷飲。 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 因為“甜膩化濕”。 另外, 酒助濕邪,

酒精少碰為好。

祛濕辦法之五:調料祛濕

蔥、薑、蒜是我們家用最普通的幾種調味料, 它們在為我們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時, 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 在春天裡, 萬物生髮, 本身就應該多吃一些蔥、薑、蒜, 而針對體內的濕氣, 我們還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

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 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 病症就會有所緩解, 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祛濕辦法之六:避環境的濕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 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 更應留心下列事項:不要直接睡地板。 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濕氣重, 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未幹的衣服;水分攝取要適量。

祛濕吃什麼好

玉米

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 適用于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症。

薏仁

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 適用於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濕痹痛、脾虛泄瀉、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 消暑化濕等功效。 適用於暑濕吐瀉, 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水芹

有清熱利水的功效, 適用於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洋蔥:具有和胃下氣、化濕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 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冬瓜

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 適用於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症。

馬齒莧

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 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鯽魚: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鮑魚

具有養血柔肝、滋陰清熱、益精明目、利濕行痹的功效, 適用于陰虛內熱、血枯經閉、乳汁不足、陰虛陽亢、夜盲內障, 以及濕熱內蘊所致的五淋、黃疸等病症。

田螺

有清熱利濕、通便解毒的功效, 適用於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熱結膀胱、小便不通、鼓脹水腫等病症。

祛濕的方法有哪些呢?文中小編已經給大家整理出了6個夏季祛濕的方法, 此外,夏季多吃一些祛濕食物也可以起到祛除濕氣的作用。

此外,夏季多吃一些祛濕食物也可以起到祛除濕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