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養生

有感于鐘南山院士的健康生活

對於一位已經70歲高齡的專家來說,還能擁有這樣瀟灑的身材,確實讓我們年輕人汗顏。

尤其是鐘院士對肌肉與健康關係的一番解釋,更讓筆者發現了自己的一個錯誤:以前在健身房中,看見那些走來走去,到處展示自己渾身“硬疙瘩”的小夥子,總覺得很彆扭,覺得鍛煉鍛煉不就得了嘛,幹嗎非要把肌肉練得凸出來?現在,看了鐘院士的健美肌肉,懂得了肌肉對健康的重要性後,恐怕再看見人家“顯擺”肌肉,心裡只有嫉妒的份兒了。

明白了肌肉對健康的重要,也許僅僅是鐘院士帶給我們一個最簡單的健身常識。讓人感觸更深的是,在看過文章後,想起當年奮戰在抗擊SARS第一線的鐘南山院士,雖然當時已是67歲高齡,仍肩負起廣東省的抗非典專家指導小組組長重擔,親自檢查每一個SARS病人,制訂治療方案,甚至抓起人工氣囊為病人輸氧,並曾經38個小時未休息……鐘院士能夠如此拼搏,靠的是什麼?不就是靠著“鋼鐵般”的身體嗎!

36歲的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何勇,因過度勞累導致“彌散性肝癌晚期”去世;36歲的清華大學教師焦連偉因長期超負荷工作突然發病去世;38歲的優秀企業家王均瑤因患腸癌去世……沒有了健康的身體,再有鋼鐵般的意志,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恐怕也是紙上談兵。

院士不僅代表著某一領域內知識水準的最高端,其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也理應對大眾帶來示範效應。我們老百姓更應該趁著2008北京奧運會的大好時機,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提高身體素質。人家院士都能每天抽出時間跑跑步、流流汗,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精力充沛、精神煥發呢?

面對疾病,面對壓力,我們只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地抵禦病菌的侵害。這個道理,就這麼簡單,誰都能想明白,但能堅持下來的人,卻不多。而這一點,應該是鐘院士對健康時報記者所講的“鍛煉不僅需要自我約束,更需要自覺”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