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退化性關節炎適合運動嗎?

為了做出生活中的各種動作, 關節軟骨各有不同的頻繁活動。 即使再怎么保護, 時間久了, 表層的軟骨基質還是會有磨耗, 即使沒有磨損, 材質也會自然老化, 所以我們每天都會損失一些軟骨基質。 此時, 軟骨細胞會制造出新的軟骨基質, 替補損耗的部分。 若損耗與再生速度處于平衡狀態時, 軟骨基質的總量就能維持一定;當這個平衡被打破了, 也就是損耗得太多, 或替補太慢, 也或兩者皆有, 那麼軟骨基質的總量就會越來越少。 那么退化性的關節炎癥還能運動嗎?

運動確實會增加關節磨損, 但不運動, 則會讓心肺功能降低。 此外, 科學家發現, 人在太空中, 由于沒有重力與運動, 會發生骨質疏松, 軟骨也變薄, 這是因為骨骼細胞與軟骨細胞都需要壓力的刺激, 沒有壓力會有失去正常功能的傾向。 所以適度運動反而能刺激軟骨細胞, 有助于血液循環,

可將攝取的玻尿酸、膠原蛋白等物質送到關節。 所以, 關節炎患者仍應持續運動, 只是要注意方式。

以走路為例, 醫師建議, 若要享受走兩小時對身體心肺功能的鍛練, 與促進代謝的好處, 又不想傷害關節, 不妨將運動方式改為“少量多餐”。 對心臟而言,

持續運動2小時與4小時是相同的, 對關節則否。 因為關節軟骨就像海綿一樣, 吸滿了水份以維持彈性, 一次走4個小時, 到最后關節已經干扁, 摩擦與震動也會增加。 所以最好是每走半小時就休息一下, 讓關節放松、恢復, 重新吸飽水分, 再持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