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秋季感冒怎麼辦 按這些穴位快速治癒

進入秋季後, 天氣漸漸轉涼, 早晚溫差大, 受到天氣的影響, 很容易會出現感冒的現象。 很多人一感冒就吃藥打針, 這些方法雖然能夠將感冒治好, 但是由於藥物存在著殘留性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那麼秋季感冒了該怎麼辦呢?中醫專家認為, 按摩穴位可以有效緩解感冒, 治癒感冒, 今天專家給大家推薦按摩穴位治感冒的方法, 一起來看看。

風門:第二胸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即旁開2橫指。 按摩此穴位對傷風、發熱頭痛、咳嗽、項強、胸背痛等效果較好。 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同足三裡。 操作此法應由家人或是借助按摩儀施行。

足三裡:膝眼下3寸, 因是個強壯全身的穴位, 民間便有“揉揉按按足三裡, 相當吃只老母雞”的說法。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先屈膝, 將一手掌心正對膝關節 髕骨上, 四指向下伸直, 中指尖所到達之點外側旁開1寸處即是此穴位。 然後用一指推法,

推5~10分鐘;再用摩擦法輪摩100~200次。 搽點按摩液或正紅 花油等在穴位上, 效果更好。 艾灸此穴10分鐘, 每日1~2次, 效果也很好, 但不適於嬰幼兒。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即旁開2橫指。 按摩此穴位對感冒、咳嗽、氣喘、吐血、潮熱、骨蒸、盜汗、鼻塞等效果較好。 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同足三裡。 操作此法應由家人或借助按摩儀施行。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間。 按摩此穴位對感冒、瘧疾、咳嗽、氣喘、癲癇、骨蒸盜汗、頭痛項強、風疹等效果較好。 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同足三裡。 如果自己反背手能觸摸到此穴位, 亦可自我按揉點壓。

神闕:肚臍的中間, 即我們常說的肚臍眼。 按摩此穴位對感冒、腹痛、泄瀉、脫肛、水腫、虛脫等效果較好。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右手掌心置於肚臍, 左手重 疊於右手背, 順時針方向摩50~100次;換左手在下, 逆時針方向摩50~100次, 以腹部發熱為宜;然後再以兩手掌心向內相重疊, 手心置於肚臍, 向下擦搓30~50次, 以下腹部發熱為宜。 亦可用一指尖或指腹點揉按臍眼3~5分鐘。

操作此法自己或家人或借助按摩儀均可施行。

除上5個穴位, 還可配合以下這幾個穴位按摩。

湧泉:足底(去趾)前1/3處, 足趾蹠屈時呈凹陷。 按摩此穴位對感冒、頭痛、頭昏、失眠、目眩、咽喉腫痛、失音、便秘、小便不利、小兒驚風、癲狂、 昏厥等效果較好。 具體操作方法也是先找准穴位,

用一指推法, 推5~10分鐘;再用摩擦法輪摩100~200次。 可搽按摩液或正紅花油等在穴位上。 或艾灸此 穴10分鐘, 每日1~2次, 效果也很好, 嬰幼兒不適應。 操作此法自己或家人或配合按摩儀均可施行。

腎俞:第二腰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按摩此穴位對感冒、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白帶、水腫、耳鳴、耳聾、腰痛等效果較好。 具體操作方法是先找准穴位, 用一指推法, 推5~10分鐘;再用摩擦法輪摩100~2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