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醫有什麼防暑寶典
防暑妙招之一:喝什麼?
夏天人們特別容易口渴, 需要隨時喝水, 應該如何喝水才是科學的呢?
①飲水莫待口渴時, 口渴時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
②大渴忌過飲, 這樣喝水會使胃難以適應, 造成不良後果。 前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 飲不過多”, 這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
③用餐前和用餐時不宜喝水, 因為進餐前和進餐時喝水, 會沖淡消化液, 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長期如此對身體不利;
④早晨起床時先喝一些水, 可以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 降低血液濃度, 促進血液迴圈, 維持體液的正常水準。
防暑妙招之二:吃什麼?
盛夏人們的吃喝問題是很重要的, 這是因為當人在炎熱的環境中勞動時, 體溫調節、水鹽代謝以及迴圈、消化、神經、內分泌和泌尿系統發生顯著變化, 會導致營養消耗增加, 從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水和營養素。
專家建議: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素。 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魚、肉、蛋、奶和豆類為好。
要補充維生素: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番茄、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 含維生素C尤為豐富;在穀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蛋類中維生素B含量較多。
要補充水和無機鹽:可食用含鉀高的食物, 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製品、海帶、蛋類等。 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番茄、黃瓜、綠豆等。
另外, 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處的。 赤豆粥有補腎消水腫的功能, 腎功能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 蠶豆粥對於慢性水腫和腎炎有好處。 荷葉粥能解暑熱、清胃潤腸, 止渴解毒。 蓮子粥能健脾益氣, 對腹瀉、失眠、遺精、白帶多等有好處。
防暑妙招之三:防兩邪、防貪涼
一防暑邪:“暑”為夏季的主氣, 為火熱所化, 獨發於夏季。 這時暑熱之邪, 可以耗散陽氣津液, 造成汗出過多, 體液減少而傷津, 唇幹口燥, 尿黃心煩等現象, 這時就要及時救治了, 這是夏季最常見的中暑現象。
防範措施——要保護好心神, 具體有兩個方面:
一是要有事可做, 可使精神不空虛;二是要有較好的精神修養, 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緒的干擾, 只要做好這兩點, 精神自然會飽滿, 這就是夏日精神調養的基本法則。
二要防濕邪:“濕”也為長夏之主氣, 尤其在南方, 天氣炎熱又多雨。 因為濕邪重濁向下, 特別容易傷害脾胃功能, 而導致夏天人們消化不良的現象;濕氣也特別容易侵犯肌膚筋骨, 所以, 在夏天多發生皮膚病變和關節炎等。 三伏時, 由於高溫、低壓、高濕度的作用, 人體汗液不易排出, 出汗後不易被蒸發掉, 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欲不振, 易發胃腸炎、痢疾等。 長夏的濕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 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防範措施——中醫認為, 在長夏季節的飲食原則宜清淡, 少油膩, 要以溫食為主。 在我國南方, 不少人有食辣椒的習慣, 吃辣椒可以促進排汗、幫助消化、增加食欲, 有一定好處。 食暖的辦法很簡單, 就是喝粥。
三要防“貪涼”:防暑、防濕是夏天每個人都要做的事, 而夏天取涼更是人們在炎熱的夏天獲取舒適生活的方法之一。 但如果過度貪涼則容易感冒;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病;重者會患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 而老年人和小孩出現各種症狀更加明顯。
防範措施——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室內外的溫差不宜過大, 以不超過5℃為好。 室內溫度不低於25℃。 開空調的房間不要長期關閉, 要經常通風。 入睡後, 最好關上空調。 當在室內感覺涼意時, 一定要站起來活動四肢和軀體, 以加速血液迴圈。 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 尤其是老年人和關節痛患者,
夏季中暑並不可怕, 如果防護得當, 足以讓我們遠離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