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箍圍消散法可治療哪些疾病

用藥物外敷治療癰瘍, 早在《周禮》中就有“瘍醫下士八人, 掌腫瘍、潰瘍之祝藥劀殺齊”的記載, 其中祝藥即敷藥。 以後, 對此法歷代都有論述, 對其認識不斷深入, 應用也逐漸廣泛。 宋代《太平聖惠方》中稱其為“敷貼”、“貼辦”;明代的《外科啟玄》, 統稱作“敷藥”, 而《瘡瘍經驗全書》則明確具體地把它叫做“圍藥”, 以別於一般的敷藥;清代徐大椿在《醫學源流論》中專辟“圍藥論”, 闡述其作用:“凡毒之所最忌者, 散大而頂不高, ……惟圍藥能截之, 使之不併合, 則周身之火毒不至矣;其已聚之毒不能透出皮膚, 勢必四布為害, 惟圍藥能束之,

使不散漫”。 前人在醫療實踐中摸索, 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圍藥方劑, 而自明代《證治準繩•瘍醫》以下, 如《醫學入門》、《外科正宗》、《外科啟玄》等外科專著, 大都以洪寶膏(一稱抑陽膏, 為金黃散之前身)、沖和膏(一稱陰陽散)、回陽玉龍膏(一稱抑陰散)作為代表方劑。 清以後, 這三首方一直為外科臨床醫家治用, 成為箍圍消散法的基本代表方藥。

【操作方法】

一、根據外瘍性質用藥

陽證選用性味寒涼, 清熱消腫, 散瘀化痰的藥物;陰證選用性味溫熱, 溫經活血, 散寒化痰之品;半陰半陽證選用藥性平和, 行氣疏風, 活血定痛, 散瘀消腫的藥物。

二、根據病情性質與階段的不同選用相應的調製液體

一般陽證多用菊花汁、銀花露或冷茶汁調製;陰證多以醋、酒調敷;半陰半陽證多用蔥、薑、韭搗汁或用蜂蜜調。

目前臨床上對陽證及半陰半陽證常以凡士林調製成油膏使用。

三、敷貼法

1.凡用於外瘍初起或炎性包塊者, 宜敷滿整個病變部位。

2.若毒已積聚, 或潰後餘腫未消, 宜敷於患處四周, 中央不敷藥。

3.敷貼應超過腫勢範圍, 敷藥要有一定的厚度, 並保持適當的濕度和溫度。

【主治病症】

一、癭病

散癭散(《外科證治全書》) 芫花、大戟、甘遂等份, 甘草量自定。 將甘草煎膏, 以筆塗患部四周, 3次後另用芫花、大戟、甘遂等分研末醋調, 另用筆塗患之中心, 勿近甘草膏。 次日縮小, 複用甘草膏塗其中, 將芫花、大戟、甘遂末塗其外, 二藥俱不可相近。 每日塗敷, 自然縮愈。 功能理氣化痰散結。 主治氣鬱痰聚型癭病。

二、酒皶鼻、粉刺

顛倒散(《醫宗金鑒》) 大黃、硫磺各等份。 將上藥研為細末, 以茶葉水調成糊狀, 按箍圍藥敷貼方法敷患處, 每日1次, 5次為l療程。 功能疏風清熱, 解毒活血。 主治酒皶鼻、粉刺。

三、骨槽風

1.回陽玉龍膏(《外科正宗》) 草烏、乾薑各90g, 赤芍、白芷、制南星各30g, 肉桂15g。 上藥共研細末, 取藥粉適量, 用陳酒調成糊狀, 按箍圍藥用法塗敷腮頰腫處, 外用紗布固定。 敷藥略幹後, 宜用陳酒濕潤, 以助藥力, 每日換藥1次。 功能溫經散寒通絡。 主治陰寒未潰之骨槽風。

2.雄麝金黃膏(《中醫外科學》中國中醫研究院主編) 金黃膏、雄麝散各適量。 將雄麝散摻入金黃膏內, 按箍圍藥法敷腮頰腫處, 外用紗布固定。 每日換藥1次。 功能疏風清熱, 活血消腫。 主治風火證未潰之骨槽風。

四、疔癤癰疽

1.赤小豆圍法(《中醫簡易外治法》) 赤小豆粉60g, 花粉末60g, 陳醋200g。 上藥混勻調和成糊, 敷於瘡瘍四周, 留出瘡孔。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療瘡初起。

2.蛋清圍法(《中醫簡易外治法》) 白芷粉60g, 雞蛋清1個, 陳醋6g。 上藥攪勻捏成長條, 圍于患處周圍, 將瘡孔留出。 功能清熱解毒, 活血散瘀。 主治癰疽初起, 毒勢蔓延不收。

3.箍疔散(《中國民間療法》) 槐子(炒黃)、陳石灰石各等份, 共為細末, 以雞蛋清調勻, 外敷於患處, 留瘡口令毒外出。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疔瘡。

五、凍瘡

獨勝膏(《中國民間療法》) 獨頭大蒜適量。 將大蒜搗爛加溫敷於患處四周。 功能溫經散寒。 主治凍瘡。

六、腫瘤

箍瘤膏(《中國民間療法》) 大黃、海藻、昆布、芫花各60g, 用青炭灰水加醋熬, 加入半夏、五倍子、南星末各30g,

石灰末60g, 混訇調成糊狀, 用時將藥膏塗敷患處四周。 功能清熱活血, 理氣化痰散結。 主治腫瘤。

【注意事項】

1.凡外瘍初起, 腫塊局限者, 一般宜用消散藥膏。 陽證不能用熱性藥敷貼, 以免助長火毒;陰證不能用寒性藥敷貼, 以免寒濕痰瘀凝滯不化, 即使是陽證也不可過用寒涼, 過涼則毒為寒凝, 不得消散, 變為陰證。

2.凡調敷藥須多攪, 使藥稠粘, 並不時用原汁潤之, 借濕以通竅, 更好發揮藥效。

3.去敷藥後需察看毛孔有否汗出, 有汗者為血脈通, 熱氣散, 效果好;反之則效果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