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藥禁忌表

通過喝中藥來治療一些身體上的疾病或者是調理身體這是人們比較喜歡的一種方式, 因為其效果非常的不錯并且不容易出現什么不良的反應。 然而中藥也是存在有許多禁忌事項的, 有許多的中藥不能互相搭配否則有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 那么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中藥配伍禁忌表?

“十八反”的具體內容是: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 “十九畏”的具體內容是:硫磺畏樸硝, 水銀畏砒霜, 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牽牛, 丁香畏郁金, 川烏、草烏畏犀角, 牙硝畏三棱, 官桂畏赤石脂, 人參畏五靈脂。

以上配伍禁忌, 可作為用藥參考, 但非絕對如此。 在古今配方應用中也有一些反畏同用的, 如黨參與五靈脂同用可以補脾胃、止疼痛, 這些必須要在有經驗的臨床醫師的指導下應用。

另有歌訣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蔞貝蘞芨攻烏

藻戟遂芫具戰草

諸參辛芍叛藜蘆

吃中藥的禁忌

在吃中藥的時候, 為了不影響藥效, 需要注意很多禁忌, 比如不能食用辛辣油膩的食物, 其實, 除了辛辣油膩的食物之外, 患者在服用中藥期間, 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吃中藥期間, 不能食用任何腥膻的食物, 如魚、蝦、蟹等海產品以及羊肉等膻味兒的食物, 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異性蛋白, 會發散藥效, 還容易引起過敏等副作用。

2、吃中藥期間, 不能喝濃茶, 因為濃茶中含有較多的鞣酸, 會降低中藥的療效。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很多人有吃阿膠、銀耳的習慣, 阿膠、銀耳也屬于中藥, 與濃茶同食, 會阻礙人體吸收其有效成分。 如果患者平時有喝茶的習慣, 建議吃完中藥之后2到3個小時再喝茶。

3、吃中藥期間, 不能吃生冷、油膩、辛辣的東西, 這是因為生冷的東西會影響腸胃對藥效的吸收, 而且不利于養胃養脾;油膩的東西容易引起滑腸滯氣, 不利于藥性的吸收;辛辣的食物容易生痰,

刺激到腸胃。 需要注意的是, 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只是很麻很辣的食物, 還包括蔥、姜、蒜、胡椒等熱性作料。

4、吃中藥期間, 也不能吃蘿卜, 很容易降低藥效, 起不到治療的作用, 不過這要視哪種中藥而定。

5、實際上, 中藥的忌口也不是絕對的, 要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而定, 比如膿瘡發炎患者不能吃發物, 三高患者則忌食油膩, 胃腸脆弱患者忌食生冷的食物。

服用中藥期間主要事項:

生活飲食調護:俗話說:“生病三分靠治, 七分靠養。 ”藥物治療是一方面, 患者個人的生活飲食調護也尤為重要。 在飲食上, 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餐定時定量, 細嚼慢咽, 以少吃多餐為宜, 避免暴飲暴食及睡前進食, 增加胃腸道的工作負擔。 同時, 《本草經集注》:“服藥不可多食胡荽及蒜、雞、生菜, 又不可諸滑物果實等, 又不可多食肥豬、犬肉、油膩肥羹、魚鲙、腥臊等物。 ”這指出了服藥期間, 一般應忌食生冷、油膩、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如煙酒、咖啡、濃茶、濃肉湯、辣椒、酸醋、腌制食物等)。 此外, 根據病情的不同, 飲食禁忌也有區別。

脾胃虛弱者應忌食油炸粘膩、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胃脘脹滿者應少食牛奶、碳酸飲料及各種豆制品。 反酸燒心者應少食甜食及酸醋等食物。 脂肪肝及膽道疾病者應少食油膩腥臊。 在生活起居方面, 應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調暢情志, 減少精神的焦慮和緊張。 規律作息, 避免過度勞累。 適當地增加體育運動, 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