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天上火怎麼辦?專家教你降服三把火

冬季到了, 人們在更多注重防寒保暖的同時, 容易忽視防範一些內生之火。

人體的火可以從外界進入, 也可以從體內產生。 當外界環境高溫炎熱時, 這種“外火”會首先侵犯人的皮膚, 人體常常有感冒的表現。 “內火”則不同, 它是從體內表現出來, 例如口渴口苦、眼幹耳鳴、心煩急躁、小便發黃、大便秘結等症狀。 內火是怎麼產生的呢?概括來說, 都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 鬱滯化火而成。 就好比一個有限的空間裡擠了很多人, 大家都想通過卻誰也動不了, 全堵在原地乾著急, 這個環境就會很燥熱。 所以說, 氣血不通就容易上火。

加之冬天有寒氣在外面束縛著人體, 人的氣機更密閉, 體內的熱不容易散出去, 因此是內生之火多見的季節。 氣血鬱滯在不同臟器, 火就出現在不同的臟器, 從而表現出不同的症狀, 最為常見的有胃火、肝火和心火。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都有哪些辦法對付這些“火”。

胃火基本都是吃出來的, 即飲食不當造成的。 我們吃下去的食物需要由脾胃來消化吸收, 首先胃把食物磨碎消化以後, 把水穀精微傳給脾臟, 由脾來運化分配到全身, 給人體各個臟器提供營養;而食物中比較粗濁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的部分則需要排出體外。 中醫認為, 胃主降濁, 因此這個任務是由胃來完成的。 脾和胃的工作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

在這個限度之內, 食物可以被充分吸收和利用, 一旦超出這個限度, 相當於給傳送帶加了過多的貨物, 結果必然是造成貨物堆積, 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食積、“吃頂了”, 會造成脾胃的經絡受阻, 進而生熱, 表現為口苦、煩渴、口舌生瘡、上腹脹滿、大便乾燥等。

知道了胃火的來源, 我們就要避免暴飲暴食, 少吃肥膩食品。 出現胃火以後應該多吃一些蔬菜, 如蘿蔔、芹菜、番茄、黃瓜等, 水果可選擇西瓜、柚子等, 胃火嚴重的可以用少量黃連、大黃泡水飲用。

進入冬季以後, 人體的氣機都在收斂, 皮膚的汗孔也閉合上了, 和外界的交流減少。 但是肝臟的功能是主疏泄, 體表氣機的閉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肝向外發散的特性, 所以肝氣就容易鬱滯,

而鬱滯進一步可化為火, 表現為頭暈、面目紅赤、易怒、口乾舌燥、口苦等。

對付肝火最合理的方法是適當運動, 因為運動能使氣血運行加速, 逐漸把鬱滯之氣化開, 肝火自然也就得以平息。 肝經和膽經循行在身體的兩側, 因此, 多做轉體運動更能夠疏通肝膽的經絡。 平時則可選擇薄荷、菊花沖泡代茶飲。 當然, 最重要的是保持愉悅的心情, 情緒舒暢才是避免肝鬱化火的根本。

肝在五行中屬木, 心屬火, 按照五行相生的道理, 木能生火, 所以, 當肝火得不到糾正時, 會進一步發展為心火, 出現心悸、失眠、多夢、口舌糜爛潰瘍, 如果心火下移到小腸, 還可出現尿黃灼熱等症。 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調整心情, 以平和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

嚴重的也可以適當選用金銀花、竹葉、梔子、蓮子心等泡茶喝。

在傳統健身方法八段錦中, 有一個動作是專門去心火的, 叫做“搖頭擺尾”。 具體做法是:1.緩慢屈膝半蹲成馬步, 兩掌扶于膝蓋上方, 目視前方。 2.身體重心右移, 上體向右傾, 隨之俯身, 眼睛看右腳。 隨後, 身體重心左移, 上體由右向前、向左旋, 這時從頸部到尾椎有一種對拉伸長的感覺。 3.頭向後搖, 同時髖關節向前旋繞, 注意頭和髖旋繞的方向是相反的。 然後, 恢復到開始時的姿勢, 再做另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