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謹防“洗澡間事件”發生
寒冷的冬天, 舒舒服服地洗個熱水澡, 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但是, 據報導每年都有近20%的高血壓患者及老人在洗澡時發生腦血管意外。 洗澡, 這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竟成了一些老人邁不過的“鬼門關”! 其實意外的發生, 問題並不在於洗澡本身, 而是由於洗澡的保健方法不當。
“餓”和“飽”都不宜洗澡
空腹時不要洗澡 洗澡過程中, 身體會消耗很多熱量(人的體溫升高時, 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 老年人能量儲存較年輕人少, 洗澡時容易因血糖過低而發生低血糖性休克。 所以, 無論多急, 老人都切記不要空腹洗澡,
飯後不要立即洗澡飯後, 人體要從全身調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腸幫助消化, 心臟等器官供血不足, 此時洗澡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飯後立即洗澡, 還會因體溫升高, 熱量刺激使皮膚血管擴張, 胃腸道中的血液相對減少, 從而妨礙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引起腸胃道疾病。
做好洗澡前準備工作
浴室和換衣服的地方溫度不能太低。 如果環境溫度的落差較大, 血壓會驟然升降, 增大高血壓病患者發生意外的幾率。 所以, 入浴前後, 應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如提前幾分鐘打開浴霸, 或打開熱水, 待浴室溫暖後再進行沐浴。
洗澡時主要注意事項
水溫不宜過熱 冬天, 許多人喜歡用很燙的水洗澡,
時間不宜過長 自來水通常都是用氯來消毒, 長時間用含余氯的水洗澡, 會刺激呼吸道, 引起疾病。 另外, 洗澡時間過長或在水中久泡, 皮膚毛細血管擴張, 頭部血液供應相對減少, 易導致大腦暫時性缺血, 嚴重時可暈倒。 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老年人, 在熱水中久泡, 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 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 誘發缺血性中風, 嚴重者還有可能因心律失常而猝死。 所以, 中老年人泡澡時間最好控制在半小時以內, 淋浴10~15分鐘即可, 洗澡後還應注意休息半小時後再進行其他活動。
溫馨提示:洗澡前後各喝一杯水
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的老人冬天洗澡時, 不要鎖死浴室的門, 洗澡時最好家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