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春節飲酒不過量最好

節日飲酒是各民族共有的習慣, 中華民族對此情有獨鍾, 尤其在黃金假日, 舉辦國宴、家宴, 或邀親友歡聚, 或謝師、敬老。 無酒友時, 自斟或與夫人對酌。 當此“最是一年中秋月, 天上人間共此時”的中秋節, 飲酒助興, 既豐富了精神生活, 又增添了幸福、歡樂、和睦和美的享受。

其實, 酒之為物早已超出飲料的範圍, 舉凡喜慶、祝賀、餞別、待客、酬賓、壯行、羈旅、祈福、免災、解憂、求教、祭奠、交友、出師、祝捷、寫詩、作畫等等都離不開酒, 酒是生活的伴侶, 酒是勝利的凱歌, 酒是感情的添加劑, 酒是矛盾的減化劑, 酒是友誼的海洋,

酒是流動的音符, 酒中有似水柔情, 酒中有熱烈的火焰, 酒為翰墨膽, 得酒詩自成, 酒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有雲“杯中有乾坤”, 酒在人們的心目中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酒有保健作用

幾千年前, 我們的祖先發明了釀酒, 最初的酒是治病用的, 有通血脈、散濕氣、行藥勢、殺百邪、理腸胃、禦風寒、止腰膝痛等作用, 用藥浸制的酒稱之為“藥酒”, 古人尊稱“酒為百藥之長”。

同時根據“虛則補之, 損則益之”的中醫理論, 製成了可以長期飲用的有養生保健作用的補酒, 現代稱之為“保健酒”, 藥酒治病, 補酒強身, 這是中國對世界的又一重大貢獻。

現代醫學認為, 少量飲酒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準, 有預防和減少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發病率的作用。

葡萄酒有保健作用, 含有較多的抗氧化劑, 如茶素、黃酮類物質及某些維生素、微量元素等, 能清除氧自由基, 有抗衰老的作用, 並含有白藜蘆醇, 有輔助抗癌作用。

人們戀酒的情結, 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既不好戒, 又不能禁, 如果引導喝保健酒, 有利於調整機體某些功能, 既能盡酒興, 完成戀酒的情結, 又能促進健康。

酒本無罪罪在過量

酒是一把雙刃劍, 自古以來毀譽參半, 褒貶不一, 因此, 招來了酒囊飯袋、酒色之徒、酒後無德、花天酒地、燈紅酒綠等等貶義詞, 導致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相對而言, 也有通血脈、強身體、活心智、添歡樂、壯膽識、講義氣、有勇氣、更豪爽、增友誼等褒義詞。 其實人間萬事皆有度, 物無善美,

過則為災, 飲酒亦如此, 每日飲酒, 白酒不超過100毫升, 12%葡萄酒不超過250毫升, 不善飲者應再減量。

嗜酒者請自珍

老年人不宜飲高度酒烈性酒, 因老年人組織器官功能減退, 新陳代謝能力降低, 容易醉酒。 宜飲葡萄酒, 小酌細品, 不能一口悶。

孕婦飲酒容易流產, 延緩胎兒發育、致畸、低智。 兒童飲酒傷肝, 傷腦, 影響成長發育。

屍檢表明:經常過量飲酒者, 腦組織受害最甚, 腦容積縮小, 智力減退, 判斷能力下降, 癡呆, 甚至腦血管意外。

統計資料表明, 冠心病、胃炎、胰腺炎、脂肪肝、肝硬化、癌症、性功能減退等, 在嗜酒人群中發病率較高。

啤酒與烈性酒同飲, 易致消化功能紊亂, 而且易醉。 也不能與汽水同飲, 二者的二氧化碳相加, 導致加大胃黏膜對酒精的吸收。

辨別真偽, 不飲假酒, 工業酒精兌制的酒, 含甲醇量高於正規白酒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 嚴重危害神經系統, 輕則視神經萎縮而致失明, 重則呼吸衰竭而死。

酒後駕車致傷、致殘、致死者, 每年有數萬起之多, 嗜酒者當引以為戒。

《本草綱目》記載“酒, 天之美祿也。 百曲之酒, 少飲則和血行氣, 壯精禦寒, 消愁遣性;痛飲則傷神耗血, 損胃亡精, 生疾動火, 甚者喪邦亡家殞軀命, 其害可勝言哉”。 這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的忠告, 千請嗜酒者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