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脾虛是什麼?為什麼脾虛比腎虛更可怕?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 有造血、濾血、清除衰老血細胞及參與免疫反應等功能。 因其含血量豐富, 能夠緊急向其他器官補充血液, 所以有"人體血庫"之稱。 那麼脾虛有哪些危害呢?

脾虛危害有哪些?

脾虛會虛胖

現在不管是男人、女人都在追求好身材。 但是很多很會出現越減越肥, 而且剛到夏季還沒開始減肥就發胖了, 這些其實都是脾虛造的。 首先, 脾虛導致運化能力下降, 代謝困難, 食物的能力過多的積存在體內出現肥胖。 肥胖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 脂肪肝, 增加心臟負擔, 人會因為肥胖引起的疾病早早衰亡。

脾虛會變成“黃臉婆”

女性脾虛會導致皮膚發黃, 氣色不好, 就是我們常說的, 很顯老, 這對於女人來說, 絕對是一種打擊, 這些人往往因為脾虛導致食物無法運化, 出現體弱乏力, 精神不振, 血虛, 面色蠟黃或蒼白。 往往這一類人不能負重, 抵抗力差。

脾虛拉肚子 月經多

拉肚子是脾虛最典型的的症狀, 主要由於脾陽虛, 造成食物無法運化, 濕氣入侵, 大便溏稀。 脾是氣血生化之源, 脾虛則不統血, 導致血液不安正常的血管運行, 出現慢性出血, 月經量過多和其他的一些脾虛症狀。

脾虛會怕冷又怕熱

中醫中的虛分為陽虛和陰虛, 陽虛則怕冷, 陰虛則怕熱。 脾虛會導致氣陰雙虛, 出現冬季即使是生病也還是手腳發熱, 喜冷。

而夏季很容易中暑, 常年處於低血壓狀態, 每天精神不足, 渾渾噩噩。

脾虛常見症狀

中醫脾虛症是指中醫所稱之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症, 其病情雖較繁雜, 主要有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小兒多涎等。

1、脾氣虛:腹脹納少, 食後脹甚, 肢體倦怠, 神疲乏力, 少氣懶言, 形體消瘦, 或肥胖浮腫, 舌苔淡白。

2、脾陽虛:大便溏稀, 納少腹脹, 腹痛綿綿, 喜溫喜節按, 行寒氣怯, 四肢不溫, 面目無華或浮腫, 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 舌苔白滑。

3、中氣下陷: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4、脾不統血:多見於慢性出血的病證, 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 除出血外, 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