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健脾益胃 食用過多易腹脹
中醫提醒, 芋頭雖然鬆軟味美, 適合脾胃虛弱者食用, 但是含有較多澱粉, 吃多易腹脹, 因此, 一次不宜吃太多。
中秋假佳節, 除了有吃月餅的傳統之外, 有些地方還流傳著中秋吃芋頭的習俗, 關於這一傳統的由來, 流傳著許多不同版本的故事。
相傳, 明朝年間, 敵寇侵犯我國東南沿海, 百姓深受其害, 朝廷派戚繼光帶兵抗擊敵寇取得了豐功偉績。 中秋佳節, 軍隊便在營地歡慶勝利。 深夜, 敵寇乘機偷襲, 戚繼光等被圍困在山上, 斷絕糧草, 士兵們只挖野草充饑, 並且挖到了很多野芋。 這些鬆軟香甜的野芋挽救了眾人的性命,
一天晚上, 戚家軍在飽餐“遇難”之後, 如兵從天降, 英勇突圍, 將敵寇全殲在睡夢裡, 取得了突圍的勝利。 此後, 東南海一帶百姓每逢中秋佳節就吃糖燒“遇難”, 以此表示對戚繼光的抗敵寇功績和世代銘記民族危難的不朽情懷。 因“遇難”與“芋艿”諧音, 故而世人就把它稱為“芋艿”。
而在中醫中, 芋頭甘辛、性平, 歸腸、胃經, 具有益胃、寬腸、通便、解毒、補中益肝腎、消腫止痛、益胃健脾、散結、調節中氣、化痰、添精益髓的功效, 尤其適合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及久病體弱的老人食用, 是老人秋補的佳品。 此外, 芋艿為鹼性食品, 能中和體內積存的酸性物質,
中醫提醒, 芋頭含有較多的澱粉, 一次吃得過多容易導致腹脹。 此外, 生芋有小毒, 食用時必須熟透;生芋汁還會引起局部皮膚過敏, 若是在處理芋頭時, 被芋頭的粘液沾到, 皮膚紅腫、發癢可用薑汁擦拭緩解症狀。 另外, 建議在流動的水中或戴手套處理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