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豆油的功效與作用

豆油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 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 我們需要重視起來。 豆油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 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的服用。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藥豆油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來源】 為豆種植物 大豆 的 種子所榨取之脂肪油 。

【化學成份】 豆油的脂肪酸中, 飽和的一般在10%左右, 餘為不飽和脂肪酸。 前者主要是硬脂酸和棕櫚酸, 後者主要是亞油酸、油酸和亞麻酸。 此外的成分(1.5~2.5%)中, 主要為磷脂。

【性味】 ①《綱目》:"辛甘, 熱, 微毒。 "

【功能主治】 驅蟲, 潤腸。 治腸道梗阻, 大便秘結不通。

【用法用量】 內服:燉溫飲,

1~2兩。 外用:塗患處或調藥。

【臨床應用】 治療腸梗阻:先以胃腸減壓管抽盡胃內容物, 然後將恒溫豆油經胃管注入或口服。 劑量:1~2歲60~80毫升, 2~5歲80~100毫升, 6~10歲100~150毫升, 10歲以上150~200毫升。 同時配合腹部熱敷, 必要時輸液、糾正電解質紊亂及控制感染。 如經4~6小時療效不顯著, 可再給豆油1~2次。 在用豆油後2~4小時各用高滲鹽水或肥皂水行低壓灌腸1次。 一般使用1~2次後即顯效果, 否則即使多次使用亦未必有效。 在使用豆油後經24~36小時尚無肯定療效或病情加重時, 即應考慮手術治療。 採用上法治療急性腸梗阻(包括粘連性、蛔蟲性及絞窄性)共130例, 痊癒者93例, 其中1次即獲成功者84例, 2次者11例, 3次者3例;無效而採用手術治療者共32例。 實踐中觀察到, 豆油療法對於一般粘連性及蛔蟲性腸梗阻療效最好,

成功的98例中有78例屬此類型;但對手絞窄性腸梗阻多屬無效, 32例失敗病例中, 有24例屬於此類。 另有用豆油60毫升。 加入藕粉適量調成糊狀, 每日3次分服, 治療蛔蟲性腸梗阻12例, 服藥後8~12小時內即有蛔蟲排出;24小時腹痛好轉, 腹部索狀腫塊亦漸消退;48小時腹痛消失, 腹部索狀腫塊消失。 服後除大便次數增加外, 無其他不良反應。

【摘錄】 《*辭典》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以上的內容就是對於中藥豆油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 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 中藥的文化博大精深, 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需要根據疾病的不同, 選擇不同的藥物, 更好的幫助身體解除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