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血是萬能血嗎
o型血常被稱為萬能血, 我們知道, 血型最常見的就是o型血, a型血, b型血以及ab型血, 血型是人類的遺傳標記, 血細胞裡面含有血型抗原, 其實o型血並不是萬能血, 或者稱為o型血是危險的萬能血型, 如果不注意, 就可能對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 我們來瞭解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o型血是萬能血嗎
我們日常的血型, 通常是指血液中紅細胞所帶的不同抗原物質, 共有A、B、O和AB四種血型。
分類原則為看紅細胞上有無A、B抗原, 即只有A抗原稱A型;只有B抗原稱B型;無A抗原、B抗原的稱O型;有A抗原、B抗原的稱為AB型。
人們嘗嘗認為O型血是“萬能血”, 因為它不僅可以輸給O型血的人, 還可以輸給其他三個血型的病人。 那麼, 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從檢測結果來看, O型血紅細胞上沒有A、B抗原, 所以O型紅細胞可以在主側配型相合時, 給A、B、AB型的患者輸注, 而不被受血者血清中的相對的抗A或抗B抗體結合,
O型血為什麼被稱為“危險的萬能血型
但是事實上, 醫學上對O型血的稱呼卻不僅僅是這個詞。 他們將其稱為“危險的萬能血型”, 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危險”二字常常被我們忽略。
這是因為O型血的人儘管其血細胞表面不存在A或B抗原物質, 但在其血漿中卻存有能對抗A或B抗原的物質, 如果將含有O型血漿的紅細胞製劑輸入A、B、AB型患者的體內, 將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溶血性輸血不良反應。
如果輸入的血量少, 受血者體內的血液量大, 通過血液迴圈的稀釋, 和受血者血漿中存在的一些A型或B型的血型物質對O型血清中的部分抗A和抗B抗體的中和, 可以把結合的紅細胞的溶血機會降低。 但如果輸入的O型血量較大, 而且血清中所含抗A和抗B抗體濃度很高, 那麼同樣可以發生嚴重的輸血反應。
由此可見, “萬能供血者”並非萬能, 它同樣潛伏著嚴重的危險性。
目前, 醫院給病人輸血時原則上第一須堅持同型輸血, 第二對有反復輸血史、如新生兒溶血症病史或經產婦等情況時, 則應採用更多的方法鑒定其他血型和做輸血前的配血試驗, 都不發生凝血才可以輸, 以保證輸血安全。
一般情況下, 同型血輸入是最理想也是最安全的方式。 僅僅當缺乏同型血源的緊急情況下,
但即便如此, 在醫生給A、B或AB型血的病人輸入O型血之前, 血站也需要對O型血進行嚴格“處理”——他們必須盡可能地去掉血液中的血漿, 以減少溶血反應的發生。 而哪怕做到這一步, 還是難以避免會有被醫學上稱作“不規則抗體”引起的溶血現象發生。
因此, 就像血站呼籲的那樣, 我們每一個血型的人都要勇於獻血, 切不可存著諸如“讓萬能O型血的人去獻就夠啦”之類的念頭。 只有保證各個血型血液的正常庫存量, 才能讓醫生在救死扶傷的時候得到最充分的支援, 挽救更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