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專家提醒:警惕“秋季病”惹上身

專家提醒:這類病主要是氣候變化導致, 要根據氣候變化, 搞好保健防病

近段時間, 我國不少地方的天氣忽冷忽熱, 隨之而來的是“秋季病”的大肆侵入。 解放軍302醫院感染一科主治醫師姜天俊說,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節, 氣候特點是初秋濕熱較甚;白露後雨水減少, 氣候乾燥, 晝熱夜涼;寒露後天氣很快變冷。 由於晝夜溫差變大, 冷暖多變, 許多人很難適應氣候的變化, 極易發生疾病或引起舊病復發。 為此, 姜醫生提醒大家:秋季是多種疾病的好發季節, 鬚根據氣候變化, 搞好保健防病, 防患於未然。

一、防感冒傳播。

秋天氣候變化異常, 是傷風感冒的高發季節。 特別是當工作環境通風不好時, 感冒更容易在辦公室之間迅速傳播。 因此, 保持良好通風至關重要;其次, 要遵循“春捂秋凍”和“耐寒鍛煉從秋始”的規律, 體質好的應以輕衣薄衫為主, 體質較差的則應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加衣物。

另外, 每年10月份前後, 是流感疫苗的預防接種季節, 體質較差或有基礎疾病者應積極預防接種。 秋天氣候乾燥要適當多飲水, 增強機體代謝。 在感冒流行時可用陳醋薰蒸居室, 經常使用冷水洗臉洗鼻, 也有助於感冒預防。

二、防哮喘發作。 秋季空氣乾燥, 過敏源較多, 極易侵犯一些過敏體質的人, 常引發哮喘。 由於有哮喘病史的人對大氣的溫度、濕度等變化極為敏感,

而且適應能力弱, 極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支氣管哮喘。 有哮喘病史的應儘量查出可能引起哮喘的致敏原因, 避免與致敏物質接觸。 其次, 要隨氣溫的變化, 及時增添衣服、被褥, 調好空調的溫度, 防止受涼。 還要注意加強營養, 重視鍛煉身體。

如果採取相應的進補, 可預防或減輕支氣管哮喘的發生或發展。 下面進補方供選擇:貝梨燉豬肺。 豬肺250克, 川貝10克, 雪梨2只, 冰糖少許。 將雪梨切成數塊, 豬肺切成片狀, 與川貝一起放入砂鍋內, 加入適量的冰糖, 慢熬煮至豬肺熟即可食用。 可經常服食。 此外, 還可服用蘿蔔燉蜂蜜、老鴨燉冬草等。

三、防慢性支氣管炎復發。 中醫學認為“天人相應”, 室內安靜整潔, 常開門窗通風,

保持空氣新鮮。 室內溫度最好控制在18℃—20℃, 相對濕度在40%—50%。 慢性支氣管炎其中70%是舊病復發者。 此類病少則一周半月, 多則半月不愈, 有舊病者要注意鍛煉身體, 加強戶外活動, 增強機體抵抗力;要注意保暖防寒, 少食辛辣食物, 戒煙少酒。 正常人也應適時增減衣服, 以防受涼而致病和復發病。

四、防胃病出現。 受到冷空氣刺激後, 胃酸分泌增加, 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 抵抗力和適應性隨之降低。 傳統醫學認為, 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 如果防護不當, 不注意飲食和生活規律, 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而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症, 或使原來的胃病加重。 嚴重者還會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併發症。 因此, 要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防護:

第一, 防止腹部受涼。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 十場秋雨要穿棉”。 秋涼之後, 晝夜溫差變化大, 患有慢性胃炎的人, 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 要隨氣候的變化, 適時增加衣服, 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褥, 以防止腹部著涼, 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第二, 加強體育鍛煉。

第三, 注意飲食調養。 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 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 使胃中經常有食物中和胃酸, 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要注意忌嘴, 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 更要戒煙禁酒。

第四, 講究心理衛生。 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的發生與發展, 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 因此, 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很重要, 避免焦慮、恐懼、緊張、憂傷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同時, 注意勞逸結合, 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第五, 避免藥物刺激。 臨床實踐證明, 某些中西藥物的刺激, 可使潰瘍面擴大, 病情加重。 因此, 應禁服強的松、地塞米松、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防風、威靈仙等對胃粘膜有強烈刺激性的藥物。 如需要服用這些藥物, 應注意服用方法, 最好飯後服用, 或同時加用治療胃病的藥物。

五、防心腦血管疾病。 秋季天氣變涼, 由於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 周圍血管阻力增大, 導致血壓升高。 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 直接影響心臟血液供應, 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因此, 心血管病人要堅持服藥, 堅持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 積極防治感冒等, 以避免誘發加重心血管疾病。

飲食上, 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豐富的食物, 既可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也可減少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防止進食過飽, 晚餐以八分為宜;日間多喝淡茶, 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腦力工作繁重者, 體育鍛煉相對不足, 容易出現高血壓、高血脂等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的原發疾病。 所以, 平時應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所監測, 對自己的“生命資料”(如血壓、脈搏等)有較好的瞭解, 並注意先兆症狀。 如發現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 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六、防秋燥、膚損。 秋季氣候乾燥, 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滋潤, 人易出現鼻咽乾燥、聲音嘶啞、乾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 俗稱“秋燥症”。 秋燥不僅使人感覺不舒服, 而且還會誘發許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癤腫、鼻炎等。因此,秋天必須養陰防燥:第一,少吃過油、過甜、過辣、過鹹的東西;飲食以清淡為主;少喝甜味飲料。第二,多吃粗糧和富含纖維素、礦物質的東西,促進排便。因為長期便秘,“火”發不出去,自然灼燒津液了。第三,多運動,運動促進血液迴圈,津液自然充溢。第四,飲食宜偏寒涼,而溫熱類如羊肉、狗肉、蝦、韭菜等少吃為妙。寒涼食物很多,如豆腐、黑豆、梨、銀耳、芝麻、百合等等。而秋季大量上市的許多新鮮水果和蔬菜,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滋陰養肺、潤燥生津之功效,是秋季養生保健的最佳食品。

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養陰,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鮮空氣,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秋季皮膚水分蒸發加快,外露部分的皮膚因缺水會變得粗糙,彈性變小,嚴重者會產生皸裂。因此,洗浴不宜用鹼性大的用品。要注意皮膚的日常護理,多吃泥鰍、鰣魚、白鴨肉、花生、紅棗、蓮子、葡萄、甘蔗、芝麻、核桃、蜂蜜、銀耳、梨等食物,能較好地滋潤肌膚,美化容貌。

而且還會誘發許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癤腫、鼻炎等。因此,秋天必須養陰防燥:第一,少吃過油、過甜、過辣、過鹹的東西;飲食以清淡為主;少喝甜味飲料。第二,多吃粗糧和富含纖維素、礦物質的東西,促進排便。因為長期便秘,“火”發不出去,自然灼燒津液了。第三,多運動,運動促進血液迴圈,津液自然充溢。第四,飲食宜偏寒涼,而溫熱類如羊肉、狗肉、蝦、韭菜等少吃為妙。寒涼食物很多,如豆腐、黑豆、梨、銀耳、芝麻、百合等等。而秋季大量上市的許多新鮮水果和蔬菜,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滋陰養肺、潤燥生津之功效,是秋季養生保健的最佳食品。

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養陰,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鮮空氣,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秋季皮膚水分蒸發加快,外露部分的皮膚因缺水會變得粗糙,彈性變小,嚴重者會產生皸裂。因此,洗浴不宜用鹼性大的用品。要注意皮膚的日常護理,多吃泥鰍、鰣魚、白鴨肉、花生、紅棗、蓮子、葡萄、甘蔗、芝麻、核桃、蜂蜜、銀耳、梨等食物,能較好地滋潤肌膚,美化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