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電針灸治療面癱

面癱在夏冬兩季是高發麵部疾病, 這種疾病對患者最大的危害就是影響患者的正常容顏, 嘴歪眼斜的症狀還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對於面癱的治療問題一直是很多人關注的重點, 那市面上治療面癱的方法也有很多種, 究竟哪些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呢?下麵說說電針治療面癱!

面神經炎俗稱面神經麻痹(即面神經癱瘓)、“歪嘴巴”、“吊線風”, 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 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不受年齡限制。 一般症狀是口眼歪斜, 患者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從中醫學角度講, 不論面癱是因風寒還是風熱等邪的侵襲, 其根本均為患者自身正氣虛弱, 脈絡空虛而致氣血不能正常運行, 使面肌失養而誘發。 針灸之術就是通過“補虛瀉實”來調節、疏通經絡, 使患者氣血得以平衡、正常地運行,

以濡養患側面肌正常活動。 電針則是通過輸出的脈衝電流通過毫針作用於人體穴位、經絡或某一特定部位, 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當今使用電針已成為某些醫生治療面癱(當然還包括許多針灸適應症)的常用技術。 然而, 我們卻在臨床中發現, 它更是導致面癱後遺症的“罪魁”。

正常生理狀態下, 神經膜是呈半滲透性的, 神經膜的表面帶陽離子, 膜的裡面帶有陰離子。 如果在患部使用不當的、頻繁的電針刺激, 會使神經膜的滲透加快出現脫極現象, 導致面神經膜滲透改變, 而使陰陽離子重新排列組合, 致局部組織出現持續充血狀態, 降低了神經的興奮性, 而使面神經細胞疲勞, 病情處於相對靜止狀態, 導致面癱部肌肉的水腫, 不利於恢復。

當病變的面神經局部經受過重的電刺激或者過頻的、過強的震顫, 也會促使面神經完全變性, 很有可能會出現患側的口眼聯動、攣縮、痙攣等後遺症。

雖然在面神經麻痹急性期應儘早首選針灸方法治療, 但電針的刺激強度遠遠大於手撚, 對肌肉的康復和神經系統的損傷修復有一定的作用, 多次不當、頻繁、長時間地反復使用電針刺激, 使正氣更傷, 邪氣留戀, 破氣傷血, 從而發生患部肌肉適應現象(肌肉疲勞), 反而加重病情, 大大增加了後遺症發生的可能性, 增加了治療難度。

當然, 對於電針在面癱後遺症中的使用另當別論。

再就是患者本身的問題。 如果患者素來體質就差, 常年久病纏身, 或合併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 對面癱的恢復是不利的。 中醫學認為“心開竅於面”, 由於“心神不安”就會使心之外竅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不能放鬆, 這對面癱的康復也是不利的。 還有就是在整個治療過程中, 患者頻繁用手揉搓患側面部肌肉, 且不注意忌冷水漱口、洗臉, 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患部受風寒, 局部不保暖等也是導致後遺症的一大原因, 一旦揉搓致患部肌肉下垂將不可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