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夏季養心五個小妙招 多靜坐多乘涼少出汗

夏季天氣炎熱, 養生關鍵要養心。 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 是支撐各個器官的源動力, 只有心臟健康了機體才會正常發揮各大功能。 人們要加強對心臟的保養, 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 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 切忌大悲大喜, 惱怒憂鬱, 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夏季養心方法有哪些。

1、清心寡欲

少一分貪念, 就會少一分心煩。 中醫認為, “過喜傷心”, 所以老年人要善於調節心情, 尤其不能大喜大悲。

2、夏天要多閉目養神

有空就閉目養神, 閉目可幫助老人排除雜念。

3、夏天要多靜坐

靜則神安, 哪怕5分鐘都可見效。 每天老年人應在樹陰下或屋內靜坐, 15—30分鐘即可。 也可聽悠揚的音樂、看優美的圖畫, 或去釣魚、打太極拳。

4、夏天要心慢

夏天天氣炎熱, 血液迴圈加速, 心臟容易負擔過重, 所以夏天要慢養心, 不能勞累。 只有心先慢下來,

呼吸才慢得下來。 休息時要減慢生活節奏, 使心跳減慢、呼吸頻率降低, 生命活動的節奏慢下來, 心臟才能得到休息。

5、夏天要多乘涼, 少出汗

夏天出汗多, 汗為心之液, 血汗同源, 汗多易傷心之陰陽。 加之夏天溫度高, 體表的血量分佈多, 這樣容易導致老年人出現心腦缺血的症狀。 而且, 夏天出汗多, 易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 所以夏天要降低活動強度, 避免過度出汗, 並適當喝一點淡鹽水。 但是, 該出汗時則要出汗, 老年人也不能閉汗, 在房間裡開空調的時間不能過長。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 夏季養生應以養心為重。 夏天要早睡早起, 注意養陽, 才能較好地保護心血管。 尤其要避免大汗淋漓, 因為汗液過多流失, 會導致人體電解質紊亂, 傷及體內陽氣。 夏季最涼爽的時間段要數清晨了, 大家不妨清早在住所附近的樹蔭花間處散散步, 即使是在自己家的陽臺上散步也能起到頤養心神的效果。

夏季, 晝長夜短, 不少人會漸漸覺得晚間睡眠不足。 所以, 午睡對防病養生起著關鍵作用。

而午睡最為受益的器官之一, 無疑是我們越來越過度使用的眼睛。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 “閉目養神”, 其實是在養心。 午睡前, 如果能練練運目, 不但會增加午睡品質, 還能有效緩解視疲勞, 進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運目的具體做法是:閉目轉睛,

左右各7次, 然後忽然睜大眼睛快速看物體, 可感到眼內有熱氣。 轉動眼睛時, 口鼻短暫閉氣, 睜眼時盡力用口呵出濁氣, 吸入清氣, 各7次。 從解剖學角度看, 運目的本質是眼睛的自我主動按摩, 它通過眼睛的主動運動, 對眼皮內部神經進行按摩, 使眼內氣血通暢, 以達到消除睫狀肌緊張或痙攣及消除初期翳狀贅肉的目的。

夏天養心安神之品不可少, 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仁等, 都能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

養心的核心, 就是平靜心神, 清心寡欲, 減少各種欲望, 雜念重生, 心神動盪, 這樣就會消耗大量能量;氣血動盪不安, 心神外馳;而靜心就是讓氣血按正常的規律而運行, 自然養生中心靈釋放法, 放鬆法, 就是減少各種欲望,

達到內養精神, 達到平心靜氣, 養心, 培充人體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