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都有哪些類型,中醫分析上火原因
人們在感到身體不適時, 經常用“上火”這個詞來形容。 牙痛說是“上火”;眼睛紅腫、口角糜爛說是“上火”;小便赤黃、大便秘結說是“上火”, 上火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上火的原因
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 情緒波動大、中暑、受涼、傷風、嗜煙酒以及過食蔥、薑、蒜、辣椒之品, 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會引起“上火”。
上火的類型
中醫把頭昏、咽喉腫痛、口幹、舌爛、唇裂、目赤、耳鳴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症叫“上焦火”, 把煩熱、口渴、胃脘疼痛等中間部位的火叫“中焦火”, 把便秘、尿赤、陰癢等偏下的火叫“下焦火”。
上火的預防
首先要保持科學的生活規律, 做到起居有常、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 其次, 多吃“清火”食物, 如新鮮綠葉蔬菜、黃瓜、柳丁、常飲綠茶等。 三、平時多飲水,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過於油膩性食物。 四、去掉不良嗜好, 戒煙少酒。 五、平時要保持平和的心態, 避免情緒受刺激而“上火”。
上火的治療
治療“上火”要注意兩點:一是選用中藥, 而不盲目投用西藥。 因前者是調理全身以治其本, 後者卻只能針對症狀治其表。 二是遵照中醫理論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