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彌散功能障礙的發病機制

彌散功能障礙很多人不是特別的瞭解, 它是指氧氣, 一氧化碳一些氣體進入到肺泡膜裡面, 引起的一種障礙性的病症表現, 常會導致患者出現氣血流比例失調, 導致患者出現缺氧的情況。 這對於患者的危害也是比較大的, 彌漫量的大小和彌漫時間, 氣體的分子量以及氣體分壓等, 都有著重要的關係。

彌散功能障礙的發病機制

1.彌散面積減少正常成人肺泡膜的彌散面積約為80m2, 靜息時, 肺泡彌散面積約為35m2~40m2, 因其儲備量大, 只有當它減少一半以上時才會引起換氣功能障礙。 肺泡膜面積減少可見於肺實變、肺不張、肺氣腫和肺葉切除等。

2. 彌散膜增厚 肺泡膜由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基底膜、毛細血管與肺泡上皮間的網狀間隙、肺泡上皮、肺泡上皮表面的液體層及表面活性物質層等結構組成。 膜的厚度為0.35~1.0μm, 故氣體易於彌散, 交換很快。 當肺水腫、肺透明膜形成、肺纖維化、間質性肺炎等時, 可引起肺泡膜厚度增加, 使肺泡膜通透性降低或彌散距離增寬而致彌散速度減慢, 氣體彌散障礙。

彌散量的大小, 取決於膜兩側氣體分壓差、彌散面積、距離、時間、氣體分子量及其在彌散介質中的溶解度。 肺氣腫及其他肺組織病變, 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等疾病時可引起彌散功能降低。 臨床上當肺部病變產生彌散功能障礙時, 常同時有明顯的通氣/血流比例失調, 其後果均導致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