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季凍傷怎麼辦 治療和預防凍傷的方法

凍傷又稱冷傷, 外周環境寒冷性冷傷, 幾乎僅見於人類, 是寒冷引起的局部組織或全身的損傷。 凍傷屬物理因素傷害, 是寒冷地區或從事低溫下作業人員的常見急症。 那麼冬季凍傷了該怎麼辦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治療和預防凍傷的方法有哪些。

凍傷分為凍結性損傷和非凍結性損傷兩類。

凍傷可發生在任何皮膚表層上, 但多出現在暴露部位。 如面部、手指及腳趾等處, 全身凍傷時, 當直腸溫度降至30℃時陷入麻痹期, 出現反應遲鈍, 血壓下降, 迴圈呼吸抑制等。 凍傷局部先有寒冷感和針刺樣疼痛,

皮膚蒼白, 繼之出現麻木或知覺喪失, 其突出的臨床表現要在複溫之後才顯露出來。

凍僵分度 根據中心溫度(直腸溫度)劃分輕、中、重3度。 (1)輕度凍僵:直腸溫度為34-36℃;(2)中度凍僵:直腸溫度為30.1-33.9℃;(3)重度凍僵:直腸溫度低於30℃。 通常, 中心溫度在25-27℃之間為低溫致死限,

往往難於復蘇。

嚴重凍傷的急救與處理:

現場處理:迅速脫離受凍現場, 搬動時要小心、輕放, 以免引起骨折。 立即用棉被、毛毯或皮大衣等保護受凍部位, 迅速將患者搬入溫暖的室內(室溫20-25℃), 脫掉潮濕的衣服, 抬高受損的肢體, 若凍僵者呼吸心跳停止應進行心肺復蘇並及早送醫院。

複溫治療

將凍傷部位置於40-42℃溫水中。 如果手套鞋襪和手腳凍在一起難於分離時, 不可強行脫離, 以防皮膚撕裂。 應連同鞋襪手套一起浸入水中, 複溫至凍傷區恢復感覺, 皮膚顏色恢復至深紅或紫紅色。 組織變軟關節變軟為止。 一般要求在15-30min內完成複溫。 在5-7min內複溫最好。 面部可用38-42℃濕毛巾濕敷。 複溫要快, 溫度不能過高。 緩慢複溫可加重損害, 延遲複溫可影響療效。

繼續保溫處置:複溫後的凍傷部位應繼續進行保暖保溫, 以保持良好的血液迴圈。

保護受凍部位:複溫後的凍傷部位應以柔軟的棉花軟布包裹, 嚴防意外的外傷發生, 切忌擠壓凍傷局部。

對症治療:複溫中或複溫後局部劇烈疼痛, 應給與度冷丁50-75mg或嗎啡10mg肌肉注射。 複溫中應抗休克治療, 靜脈滴注37℃的5%葡萄糖液。

熱飲料治療:度過休克期後, 可口服熱飲料, 如茶水牛奶豆漿等。

預防感染或抗感染:選用有效抗生素。

局部處理:水泡 、壞死組織、局部病灶、截肢等須外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