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葡萄酒的保健作用及飲用常識
我國明朝藥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記載了葡萄酒具有“暖腰腎, 駐顏色, 耐寒”的功效。 近代的測試已證實:約有幾百種化合物存在於葡萄酒中, 其中包括糖類、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成份和醇、酯、酸、醛、酮、酚等複雜的混合物, 具有較高的保健價值。
營養作用
熱能:幹紅葡萄酒熱值相當於牛奶的熱值。 l升10度的幹紅葡萄酒的熱值為560千卡, 主要是酒精被氧化時提供的熱能。 如果是甜葡萄酒, 其中的糖分也是熱能的主要來源。
氨基酸:有8種氨基酸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 被稱為人體“必需氨基酸”。
礦物質:葡萄酒中含有的礦物質包括“微量元素”(如鐵、鋅、銅、錳、碘、鉻等)和鈣、鎂、磷等, 也都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其它:葡萄酒中還含有多種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C和維生素P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份。
保健作用
開胃健脾、幫助消化、防止便秘
葡萄本身的天然酸性物質全部溶解於葡萄酒中, 它的酸度接近胃酸(pH 2~2.5)。 因此, 葡萄酒作為佐餐佳品,
防治心血管病
葡萄酒中含有較多的花色苷、前花青素、單寧等物質, 它們具有明顯的擴張血管、增強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這些物質在紅葡萄酒中的含量比在白葡萄酒中豐富。 現代醫學指出, 導致心血管病的罪魁禍首是血液中高含量的膽固醇和血脂。 人體的高密度脂蛋白,
例如在法國人的飲食生活中, 其代表性食品如生奶油、黃油、乳酪等都含有大量的動物性脂肪。 法國人食用的飽和脂肪酸幾乎4倍於美國人、英國人, 但奇怪的是, 法國人罹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幾率卻只是美國人、英國人的1/3。 對這違反常理的怪現象——“法國矛盾”, 許多專家認為與法國人每餐都要飲用葡萄酒, 特別是飲用紅葡萄酒的生活習慣有關。
防中風
有研究表明, 紅葡萄酒是不可思議的抗凝劑。
抗衰老
紅葡萄酒是強有力的外源性抗氧化劑。 自由基與人的疾病及衰老有關, 抗氧化劑通過清除自由基來阻止其對人體細胞的攻擊。 人體會產生有效的內源性抗氧化劑, 但是人體還需要用外源性抗氧化劑來補充這個防禦系統。 紅葡萄酒是已知的六個強有力的外源性抗
氧化劑(特製的新鮮橄欖油、茶、水果、蔬菜、紅葡萄酒、維生素抗氧化劑)之一。 紅葡萄酒中許的抗氧化物可以多種方式對活性氧基團產生作用, 最簡單的方式是清除活性物質。 葡萄酒中的水楊酸、苯甲酸和它們的代謝物屬於活性氧清除劑這一類抗氧化物。 消除活性氧的另一種重要方式是由抗氧化劑向其提供一個氫離子,
富含白藜蘆醇
科學家們已經分離出紅葡萄酒保健功能的有效成分白藜蘆醇, 它的化學名稱叫三羥基芪, 是由美國學者于1992年首先報導的一種多酚類物質, 它是在紫外線照射下葡萄屬植物產生的一種植物抗毒素。 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 白藜蘆醇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性質, 它能夠有效地消除自由基, 對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的各種氧化反應有抑制作用, 促進血液的流通和減少血管壁沉積物, 對預防心臟病、中風有特效, 作為中老年人的保健飲料, 紅葡萄酒可預防老年癡呆症。 更令人鼓舞的是:白藜蘆醇具有肯定的防癌活性,它的抗氧化、抗誘變功能可在癌症發生的三個時期(起始期、發展期、擴散期)都有阻斷作用。
飲用中的注意事項
大量的研究資料得出的結論意見是一致的:紅葡萄酒能取得良好保健功效的關鍵是適量和有規律。多數專家建議每天紅葡萄酒飲用量在50毫升至200毫升之間,在此範圍可因人而異地選擇。正如有人指出的,酒是一把雙刃劍,紅葡萄酒也不例外。適量而又規律的飲用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大量或過量則適得其反。專家還指出,對於患有肝病者,對於有乳腺癌傾向的女性或懷孕的婦女,不要喝酒(包括紅葡萄酒)。
更令人鼓舞的是:白藜蘆醇具有肯定的防癌活性,它的抗氧化、抗誘變功能可在癌症發生的三個時期(起始期、發展期、擴散期)都有阻斷作用。飲用中的注意事項
大量的研究資料得出的結論意見是一致的:紅葡萄酒能取得良好保健功效的關鍵是適量和有規律。多數專家建議每天紅葡萄酒飲用量在50毫升至200毫升之間,在此範圍可因人而異地選擇。正如有人指出的,酒是一把雙刃劍,紅葡萄酒也不例外。適量而又規律的飲用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大量或過量則適得其反。專家還指出,對於患有肝病者,對於有乳腺癌傾向的女性或懷孕的婦女,不要喝酒(包括紅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