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魚鱗病新藥

魚鱗病是一種因為遺傳所導致的皮膚病, 也是一種會會給患者的皮膚健康帶來影響的疾病。 除此之外, 魚鱗病還會使患者的形象受到一定的損害。 治療魚鱗病的方法有很多種, 其中最為常用的就是采取藥物進行治療。 那么, 在目前的臨床醫學中, 治療魚鱗病的新型藥物有哪些呢?

魚鱗病是一組遺傳性角化障礙性皮膚疾病, 主要表現為皮膚干燥。 伴有魚鱗狀脫屑。 本病多在兒童時發病, 主要表現為四肢伸側或軀干部皮膚干燥、粗糙, 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鱗屑, 外觀如魚鱗狀或蛇皮狀。 寒冷干燥季節加重, 溫暖潮濕季節緩解。 易復發。 多系遺傳因素致表皮細胞增殖和分化異常, 導致細胞增殖增加和(或)細胞脫落減少。

治療魚鱗病的常見外用保濕劑雖具明顯的近期效果, 但停藥后不久即復發如故, 需要長期使用。 臨床最新應用于魚鱗病外治的乳酸銨軟膏,

近期效果好, 副作用又小, 成為魚鱗病首選外用藥。

臨床應用:10%乳酸銨軟膏外用, 每日1次, 可治療各種類型魚鱗病。 臨床經驗, 一般連續外用7天以內, 絕大多數患者可顯著緩解癥狀:堆積的鱗屑脫落, 病變處皮膚變得光滑細嫩。 此后可每周于浴后外用1次,

以維持治療效果。 倘若先在浴水中浸泡半小時左右, 再外用此劑, 并予薄膜封包4小時, 效果更佳。

藥理作用:乳酸銨是乳酸與弱堿形成的鹽類化合物。 乳酸屬僅一羥基酸類, 其保濕與角質分離作用的機制與p一羥基酸類(如水楊酸)不相同。 后者能致角質層最表層細胞解聚而使角質層分離。

僅一羥基酸類外用于皮膚后, 能影響顆粒層上方新形成的角層細胞, 干擾其離子鍵, 使之脫落。 僅一羥基酸類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但是其鹽類如乳酸銨則基本無刺激作用, 且保濕和角質分離作用更強。

注意事項:由于乳酸銨軟膏中含有少量未中和的乳酸, 10%乳酸銨軟膏用于面部時, 部分患者可有輕度刺痛和發紅, 數分鐘后即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