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重陽節 重陽節有哪些飲食習俗

農曆九月九日, 為傳統的重陽節, 又稱“老人節”。 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 把“九”定為陽數, 九月九日, 日月並陽, 兩九相重, 故而叫重陽,

也叫重九。 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插茱萸、賞菊花。 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 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飲菊花酒

菊花是我國名花, 也是長壽名花。 在“霜降之時, 唯此草盛茂”, 由於菊的獨特品性, 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早在屈原筆下, 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即服食菊花瓣。 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魏時曹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鐘蹈, 祝他長壽。 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 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 梁簡文帝《采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 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 亦采菊釀酒之舉。 直到明清, 菊花酒仍然盛行, 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 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菊花酒, 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我國釀制菊花酒, 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 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 並采莖葉, 雜黍為釀之, 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 就飲焉, 故謂之菊花酒。 ”《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 佩茱萸, 食蓮耳, 飲菊花酒, 令長壽。 ”

到了明清時代, 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種草藥, 其效更佳。 製作方法為:用甘菊花煎汁, 用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諸藥。 由於菊花酒能疏風除熱、養肝明目、消炎解毒, 故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指出, 菊花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瘺癉、治百病”的功效。

古時的菊花酒, 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 九月九日這天, 采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

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 然後一齊用來釀酒, 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 傳說喝了這種酒, 可以延年益壽。 從醫學角度看, 菊花酒可以明目、治頭昏、降血壓, 有減肥、輕身、補肝氣、安腸胃、利血之妙。 時逢佳節, 清秋氣爽, 菊花盛開, 窗前籬下, 片片金黃。 除登高插茱萸外, 親友們三五相邀, 同飲菊酒, 共賞黃花, 確實別有一番情趣。 尤其是詩人們, 賞菊飲酒, 吟詩唱酬, 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

由於菊花酒的緣故, 重陽又成了祭祀酒業神的酒神節。 如《山東民俗·重陽節》介紹, 山東酒坊于重陽節祭缸神, 神為杜康。 在貴州仁懷縣茅臺鎮, 每年重陽, 開始投料下藥釀酒, 傳說是因九九重陽, 陽氣旺盛才釀得出好酒。 每當烤出初酒時, 老闆在貼“杜康先師之神位”的地方點香燭,

擺供品祈禱釀酒順利(見《中國民俗采英錄》)。 在湖南甯遠, 每於九月九日“競造酒, 日重陽酒”。 這些風俗說明, 重陽與酒的關係極深。 重陽糕據史料記載,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 制無定法, 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 以片糕搭兒女頭額, 口中念念有詞, 祝願子女百事俱高, 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 像座寶塔, 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 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 並點蠟燭燈。 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當今的重陽糕, 仍無固定品種, 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做法:

原料:三隻雞蛋、白沙糖(或紅糖粉)約80~100克、自髮粉/牛奶約大年半夜碗、三粒紅棗、食用花生油(最好用豬油) 製造方法:先把雞蛋、糖和牛奶放在一碗上打到起大泡;然後再漸漸加進自髮粉輕輕攪拌平均成糊漿便可(切勿太過攪拌,

以避免起筋), 以後讓糊漿靜止30分鐘。 其間可以預備一鍋水, 水開後, 把糊漿倒進事前備好的鐵盒(或糕盆等器皿)裡, 在上面加上紅棗, 放進鍋中蒸上20-30分鐘就好了。

重陽節菜譜推薦:一:油醬毛蟹

材料:河蟹500克, 薑未5克, 白糖15克, 醬油15克, 幹麵粉25克, 味精1.5克, 蔥花2.5克, 黃酒15克, 豬油60克, 水澱粉10克。

烹製:1.將河蟹的泥沙洗淨, 斬往尖爪後, 蟹肚朝上齊正中地斬成兩段, 挖往蟹腮。 蟹肚被斬剖處, 蘸上幹麵粉; 2.將鍋燒熱, 用油滑鍋後, 放油40克, 燒至油五成熱時,

將蟹(蘸麵粉的一面朝下)放進鍋中煎至呈黃色後, 翻個身再煎, 使蟹四面受熱平均, 煎至蟹殼發紅時, 加蔥薑、黃酒、醬油、白糖、清水, 燒8分鐘閣下至蟹肉全部熟透後, 加味精, 收濃湯汁, 再加水澱粉, 翻幾下身, 淋上熟豬油, 出鍋即成。

二:花生陳皮豬腳湯

材料:花生仁100克、陳皮1片、豬腳3只、生薑2~3片。

烹製:花生、陳皮洗淨, 稍浸泡;豬腳刮淨毛, 洗淨, 斬件。 然後與生薑一路放進瓦煲內, 加進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 武火煲沸後, 改成文火煲約3個小時, 調進適當食鹽與少量生油便可。 此量可供3~4人用, 花生、豬腳可撈起拌進醬油(油食品)佐餐用。 此湯健筋骨、益氣血、潤肌膚。 湯中花生性平味甘, 進脾、胃、肺經, 有補脾益氣、養血潤燥的感化;陳皮補氣健脾, 滋而不膩;豬腳性平味甘、鹹, 進脾、胃、腎經,能強健腰腿、補血(補血食品)潤燥、填腎益精。因此此湯既實用于登山郊遊的健筋骨,又合適于初金風抽豐燥的潤肌膚,還能合適於秋涼時節的溫補氣血。同時廣東平易近間還用於婦女產後(產後食品)陰血不足之乳汁缺乏等。

進脾、胃、腎經,能強健腰腿、補血(補血食品)潤燥、填腎益精。因此此湯既實用于登山郊遊的健筋骨,又合適于初金風抽豐燥的潤肌膚,還能合適於秋涼時節的溫補氣血。同時廣東平易近間還用於婦女產後(產後食品)陰血不足之乳汁缺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