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瘡怎麼治?
一說到痔瘡, 想必不少人都不陌生, 甚至不少人都曾受其摧殘。 痔瘡通常是肛門部位的病變, 症狀多為疼痛或有異物感, 一患痔瘡坐下就成了奢望, 平時走路是會明顯感到肛門處有異物懸著, 十分難受。 現在, 醫院已經對痔瘡有了一套完整的治療手段, 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外痔瘡治療
手術治療
手術指征保守治療無效, 痔脫出嚴重, 較大纖維化內痔、注射等治療不佳, 合併肛裂、肛瘺等;
手術原則通過手術使脫垂肛墊復位, 盡可能保留肛墊的結構, 從而術後盡可能少地影響精細控便能力;
術前準備內痔表面有潰瘍、感染時, 先行通便、溫熱水坐浴保守治療, 潰瘍癒合後再手術;做腸道準備。
手術方式①血栓性外痔剝離術適用於血栓性外痔保守治療後疼痛不緩解或腫塊不縮小者。 ②傳統痔切除術即外剝內紮術。 ③痔環切術(Whitehead術)教科書上的經典術式, 易導致肛門狹窄, 目前臨床很少應用。
④PPH手術吻合器痔上直腸黏膜環切釘合術。 為義大利Longo醫生所創, 1998年開始推廣, 主要適用於脫垂型III-IV度混合痔、環形痔, 以及部分出血嚴重的II度內痔。 PPH治療脫垂痔的機理:環形切除直腸下端2~3釐米黏膜和黏膜下組織, 恢復正常解剖結構, 即肛墊回位;黏膜下組織的切除, 阻斷了痔上動脈對痔區的血液供應, 使術後痔體萎縮。 PPH手術與傳統痔切除術相比, 手術時間短、術後疼痛輕、恢復快、併發症少, 但器械的價格較昂貴。
術後處理觀察有無併發症發生,